李中华:《道德经》解读

李中华:《道德经》解读

4 (4人评价)

道德经-下集的笔记

相关课时: 笔记详情:

《道德经》下

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

治国方略,处世哲学,修身之道。

十九章

圣智:即儒家所推崇的。仁义讲多了,孝慈就虚伪了,不要文饰孝慈。

文:包装、制度。

夸大反而不足,不能用巧利来治理社会,要拯救社会的这种虚伪,要保持一种质朴。

素:没有染色的丝。朴:没有雕刻的树。

圣人发明了仁义是为了矫正偏颇,可是被盗贼利用了。

人的欲望当中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

二十章

贵贱相差多少?美恶相差多少?人们所畏惧的,我们不能不畏。

孩:笑。傫傫:?

众人都有收获,就我有所丢失。

众人很光耀,对善恶有明确的分别,只有我是淳朴。

 

 众人都表现得那么高明,只有我感觉我自己愚昧。其实是大智若愚。

 食母:追求根本,即追求道。

是非、美丑、善恶的相对性。

与世俗的区别:一个钟情于声色,一个甘于寂寞。道,即减损自己的欲望,不去追求感官的刺激。

二十一章

孔:大  即有德的人是从道的,与道密不可分。冥:黑

强调物象真。仁义之道不是根本的道。

道是通过具体的德来表现。

二十二章

委曲反能保全,破旧的反而能新生,少取反而能够多得。

不自我耀反而能见到哦你的功劳。

不摆架子就能长久。

最后一句:它是实实在在的。

二十三章

追求道,你的行为就符合道。

老子主张统治者不要严苛。暴政不会长久。政治思想。

二十四

盲目躁进

二十五

道是浑然一体的,是先于天地产生,天地存在之前就已经有道了。

无声为寂,无形为廖。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德运动不停,周而复始。所以道可以成为天地的根本。

逝:形

不依靠任何外在力量而存在。

法:以什么为法

 道即是自然。

二十六

重视轻的根本,静是动的主宰。

不离“重”与“静”。

燕处:安静

离开重就失去根本了。以静制动。

二十七

关楗:栓销

善恶互为师资。这样的话,物尽其用,人尽其力。

对自然无为思想的一个引升。

真正善于说话没有漏洞。

二十八

雄:强 雌:柔弱

知雄守雌,不要逞强。辱:黑

常德充足,常德淳厚。

人性得道返璞归真。

常德和道一体化。

道被打破就成为一种器,即经过人为的雕琢。

一个完美的世界应该是自然地,不能割裂的。

修养轮:常德不离。

二十九

第一句:为之,有为。   见:判断、断定。

一味的把

三十

大军所驻扎过的地方,一定是荆棘丛生。战争打完了,留下一片荒芜。直接反应老子对战争的态度。

战争是不得已的是“善有果”,但不能“强”。

自我夸耀为伐。

最后一句:事物发展到顶端,就会衰败了。

老子反对战争的思想。

三十一

进一步谈到老子的战争思想。

打了胜仗不能赞美,不能去歌颂他,否则就是以杀人为乐。

君子居之贵左。

出军打仗应该把它看做丧礼。

人道主义。

三十二章

 道是自然地,没有经过加工。道虽然微小,但没有人能够支配他。

天地石阴阳二气的结合。

知道某一个限度。

道如江海一样,能容纳百川。

道德自然协调的作用。

君王应该像道一样有包容性。

三十三章

真正的强是克服自己的人,知道满足才是富有。勤勉的去做事,这是有志。不失掉根基的人才能长久。

氾;广泛流行

它养育万物却把持万物。

常无欲是衍文。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万物归焉而不为主。

自以为大,故不能成其大。

三十四章

用之不足既。

映射人们只顾自己感官的感受,而不去追求道。耳目感官是小体,而道是大体。不要满足于感官、外在的享受。而要去追求大体。

道是一种内在精神。

三十六章

强与弱是可以转换的。翕张、强弱、废兴、夺与是矛盾统一的。

 统治者不能炫耀、威吓。这样说明你虚弱。不是阴谋论。不要张扬你的强大。

三十七章

正因无为而无不为。

 

 

0 0

你感兴趣的课程

5万+浏览/ 569学员/ 4.6评分
免费
4万+浏览/ 288学员/ 4.8评分
免费
3万+浏览/ 662学员/ 4.6评分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