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处境不同有不同的表现,不能用自己来衡量别人 2. 三人个性差异:关公想到自己刘备具备大局观张飞老想干预别人 3. 他要激怒他 ,就是说激发一个人的潜能,你不激怒他,他怎么会把真功夫使出来,他不使出来怎么会知道他是英雄 4. 在中国社会劝架是高度困难的事,因为你一过去,两个人都对你怀有敌意。怀疑你会不是那边那一伙的。招惹到两边敌对意识,衡量自己有没有这个本事,够不够身份来做劝架的事。自不量力的人介入会把整个的局势搞得更乱。 5. 一个人到了一个新环境,你的一句话就决定了你自己的成败。 6. 中国社会,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就见高下! 7. 把两个人的手按在那里,告诉二位,你不要小看我,我有我的一套。 8. 二位将士俱身怀绝技,武艺惊人,佩服佩服。这样自然两边都很高兴,自然就松懈下来,自然就对他没有敌意。 9.刘备为什么拐弯抹角,不直接自我介绍。模拟一下,刘备一开始就说,两位你们知道我是谁吗身世不凡,我有皇家血统,两个人会相信吗。你自我介绍,你应该想,我怎么讲别人怎么想,这个比较重要,你先摸清楚反应会怎么样,然后你再出手,这个才叫谋定而后动,有备而来。 10. 刘备这方面他是很有素养的。他知道他现在怎么说,他们两个都不一定会相信的,因为你一个人落魄到这个地步,穷困到这个地步,那你怎么讲,别人都是将信将疑的,所以他就将讲,有一个人,怎么怎么样。当着整个的过程,打动了两个人的心,两个人都很期待,想知道这个人是谁,说完整个过程,他没说,他先跪下来,不瞒二位,正是在下,两个人不由不相信。 11. 他为什么要结义,也许有一个私心。这么多年单打独斗,发现没有什么机会,但他若是各有私心的话,那么这两个人将来不会处的很好,后面也应正刘备也是个没私心的人,一心为匡扶汉室。 12. 同年同月同日死,这句话会有很大的后遗症从后面的结局反看过来 ,你可以要求两个人和他同心协力现在他看到这里,为了加强的力量,他就要求这样结义。当年如果刘备没有这句话,刘备的路子将会更宽松 往后这成为他非常大的包袱 少结义真的要结义也不要有这样的誓言,这给我们一个非常大的教训。 13. 选在桃花树下结义好不好呢,很显然是不好的,因为啊中国人看花,它有一些不同的评价。可是桃花呢,它是很轻薄的,现在选在这种树下去结义,就已经注定了三个人的结局就像桃花随着流水一样的,那个结局也不是很完美,但是这也不是他们三个人要选的,我们只能说这是天意。因为当时就是这个季节,而且他们都在张飞家里,后面有个庭院,正好种了桃花。预示往后有这个结局也是种预兆,这是种先兆。 14. 中国人是很相信老天爷的,他会照顾每一个人的,他会随时随地给我们一些预兆,唤醒大家好好的去规避,这个叫做趋吉避凶。 15.黄巾起义战后论功行赏,张飞愤怒发脾气,刘备最终却被封了个小县令,他不是对官职的大小那么计较,他只是比来比去,他觉得很不公平,同样出来为国家效力,凭什么你孙坚一下爬这么高,我们这个大哥却搞了这么个县令,但换个角度,如果张飞他也不要去跟别人比,刘备有个根据地,好好弄起来,那将来慢慢扩大,他也不会那样子的不高兴。可是话分两头,这种人就叫安于现实啊,安于现实的人不会有大发展,所以从某个角度,张飞太计较了,但另一个角度,这就鼓励大家朝一个快速发展的方向前进的驱动力。这是好事情。 所以一个人发脾气,是好是坏就看你怎么样去因应他。你怕他,去讨好他,那就没有出息;但一个人生气,好,你看不上我,我就好好做给你看,这就变成一个帮助的力量。 我们应该在大环境下去看他。不能纯粹督邮说这个人该死,怎么会有这样的人,那看三国演义也就没有意思了。 16. 督邮他在当时的状况,他要上下两边兼顾,上面的人跟他伸手要钱,他若果出来巡视一趟,回去两手空空,上面的人不会放过他.所以他不得不想办法去搜刮一些财物,回去,才有东西孝敬上面,所以中国人为什么老讲上行下仿,就是这个道理 17. 关公劝张飞不要闹事,但是事情一旦发生,那他只好站在三弟那一边,和他一起责骂,关公这样,一会儿这边,一会儿那边,他起着很好的协调作用,我们经常告诉弟弟不要去闹事,但一旦事情发生,我们就挺身而出,打怕什么,回来要骂再骂吧,所以为什么一个人变来变去,就是因为时间、环境、对象都不一样了,非变不可. 18. 刘备为什么不杀督邮,只挂冠离去,像张飞,杀啊弄啊,那他能成什么大事,干脆上山当土匪算了,因为这只有当土匪,才可以这样做,一个有远大目标的人,一个想把事情办好的人,不能莽撞,不能我不高兴我就这样做,我们从这点可以看出来,刘备是有前途的.只要你出手打他,刘备就犯法了,他还能做什么,那桃园三结义就没有意思了,他除了当土匪还能干什么,他心里也会很气,他不会比张飞关公不气,但他懂得怎么处理,他只会骂他以后不能这样,那我现在印还给你,那我现在不干了,我走了,光明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