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奥秘

道德经的奥秘

5 (54人评价)
  • 课时:(17)

  • 学员:(1147)

  • 浏览:(29773)

  • 加入课程

如何明道的笔记

相关课时:
如何明道2014-09-21
笔记详情:

戍边六郎

1、明道与不明道的最后差别。

明道之人,正如知道路怎么走,生命结束时回到道中,死得其所;不明道之人,贪心未灭,后悔自己没有得到想得到的东西,枉活一生,含冤而去。

2、道一定意义上就是良心。你信良心么,这是一个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正如道一样。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微妙是讲“无为”,是道的本体;玄通是道的作用。一个人要明道,再修道,再行道,我们才处在明道阶段。

3、明道的过程是一个拘谨、庄重、宁静的过程,而且老子讲到: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也就是像一个空碗一样,你才能装水、盛酒,你要是不谦虚,就无法明道。道本身没有穷尽,一个人一生完全明道是不可能的,边明边修边行。蔽而新成:新的东西是从旧的东西来,而不是随便想一些,脱离实际的东西不叫创新。还有一个启示:中华传统文化是是来源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我们要结合现代的环境去理解和时间,不能死板地用。

4、你要明道,需要致虚守静。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笃也是用尽全力的意思,都是极点。只有到达至虚、至静才能体会道,只要心生浮躁便要调整,但也不是强行压制,强行压制也是一种欲。这种清心寡欲来源于时时勤拂拭,勿使心闭塞。实际操作中欲望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但是要尽量减少。

5、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解释:尽量使自己的心灵摒弃一切杂念,达到虚空的极点,至诚地坚守清静的境界,万物齐生长发展,我以致虚空清静的心去观察万物循环往复的过程。万物生长纷呈,又各自回归自己的根上。归根就是自己安静的归宿,就是交还使命回复你的本性,这是“常道”,知道常道(全面的道理)就彻底明白了道。不知道这个常道,胡乱兴作,结果必定大凶险。知道这个常道,才能容纳一切,容纳一切才能坦然大公,坦然公正,才符合天道,符合了“道”,才能长久,即使失去了生命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中国的长生不是身体寿命,而是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解释:垫起脚尖想站得更高一些,反而站不稳;迈着大步想走得更快一些,反而走不远;经常自我表现反而名声大不起来,经常自我夸耀反而没有功劳,自以为自高自大反而不能被认可并获得尊重。用“道”去衡量这些行为,可以说都是多余无用的(吃撑了走不了路),大家都讨厌这些行为,所以懂得规律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7、人之初,性本善。人类刚开始出现时那种无欲无求的状态,才是值得推崇的。

8、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

解释:名望与生命相比哪一样比较重要?财物与生命相比哪一样较重要?得到名利与失去生命相比哪一样的结果比较坏呢?愈是让人喜爱的东西,想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很多;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也会感到愈难过。所以,知足的人比较不会受到屈辱,凡事适可而止的人比较不会招致危险,生活得更长久。

0 0

你感兴趣的课程

3万+浏览/ 662学员/ 4.6评分
免费
3万+浏览/ 299学员/ 3.4评分
免费
2万+浏览/ 448学员/ 4.5评分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