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

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

5 (10人评价)

转嫁危机与中国经验的笔记

相关课时: 笔记详情:

90年代货币化,缓解了当时的产业资本危机

物价指数过高,大量增发货币,人民币大幅贬值,1993严重危机,1994改革

严重的财政赤字、增发国债十倍以上,亦直接向银行透支,导致金融资本金为负值,转化为金融赤字;地方大干快上,造成巨大损失,还款付息高于外汇储备,由中央政府承担最终风险,地方政府公司化经营、恶意竞争;最终导致财政赤字、金融赤字、外汇赤字爆发。1993年提出全面推进市场体制改革。

1、税制改革

中央、地方分税。地方向中央让渡税收,地方就进行以地生财的圈地运动,对于县以下的乡村公共开支的资金,逐级上提,使农民不堪负重,危机又向农村转嫁,干部腐败丛生

2、外汇改革

人民币一次性贬值,出口大幅增加、进口压抑,经济对外依存度陡升

3、大规模创造政府信用

增发货币、增发国债,维持了经济的高增长

4、国企下岗分流、减员增效

铁腕处理,大量的新社会问题出现,城市(国企职工)与农村(农民)共同承担代价

中国外向型经济大幅发展

西方进入金融化时代,虚拟资本大量增加,国际热钱全球流动,流动到最能产生实质性资产的地方--导致1997东亚金融风暴,中国外需大幅下降,中国遭受生产过剩危机,1998年进入通货紧缩阶段

应对措施:大规模使用国债,以投资拉动增长,一直延续至2009年

外向型经济的最大矛盾是:无法抗议西方用增加政府信用的方式来向中国转嫁危机,中国变成西方转嫁危机的载体

西方不断用量化宽松制造流动性,大量流动性进入能源和粮食市场,制造业的中国需大规模进口原材料和能源,进口通货膨胀;西方若没有爆发危机,输入型通缩,若爆发危机,就是输入型通胀;中国未来对能源的需求依然会大幅增加,会继续保持进口通胀,这将是一个长期趋势。

当今世界的经济政治基本秩序:

任何国家的通胀会使金融资产和债务贬值,增加流动性是缓解债务危机的一个手段,流动性流向金属、粮食、能源市场,导致价格攀升,就导致进口通胀。

所谓“中国威胁论”就是西方害怕中国崛起会改变这种危机转嫁格局。

未来中国的劳动力人口会大幅增加,无法满足就业,现在应对的办法就是通过国债方式来进行区域平衡。75%的区域差别就在于投资不平衡,通过加大对中西部的投资来缓解这种差别,将生产过剩的生产能力释放到中西部。

中国必须构筑自己的话语权、形成自己的解释体系来解释自己,不能再用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体系来描述自己,形成参与国际对话的能力。

 

 

0 0

你感兴趣的课程

3万+浏览/ 368学员/ 4.6评分
免费
国内大学 西方经济学
3万+浏览/ 284学员/ 4.6评分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