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过程就像是与自己的内在面对面,盘点存货的重要仪式。「因为丢掉可惜,所以就当家居服」,万万不可!家居服并不是要给别人看的,但你不觉得正因为如此,才更应该换上最让自己心动的家居服,提升自我形象吗? 衣服的收纳问题,只要能好好折起来,其实几乎都可以解决,这么说一点也不为过。折衣服,不单单只是为了收纳而把衣服折小的作业,而是慰劳总是支持自己的衣服,向它们表达爱意的行为。
判断物品的方法,大致上分为两种:一是用直觉判断,另一个则是用思考判断。「为什么我会有这样东西呢?它来到我身边,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对于觉得「没办法丢掉」的东西,请重新思考「这项物品所具备的真正功能」。然后你就会发现,出乎意料地,很多东西其实已经完成它们的任务了。为了珍惜你真正该珍惜的东西,所以必须把完成任务的东西丢掉。对他们说谢谢~~
当你认真整理时,虽然称不上是进入冥想状态,但的确会产生一种平静地与自己面对面的感觉。因为郑重其事地与自己拥有的物品面对面,一一地去感受是否动心,或是有其他的感觉,就好像是透过物品与自己对话。
别把自己不要的东西送给家人我们必须体贴一点,不要让他人承担多余的东西。
当你想要指责别人哪里没整理好时,就是自己的整理工作已经开始松懈的征兆。丢东西的时候,先从「只属于自己的东西」开始。
别让家人看到丢掉的东西 如果与家人同住,在整理之前,不妨先问问家人:「有没有最近你们打算要买的东西?」唯有在整理途中发现完全符合对方需求的东西时,再送给对方就好。
一定要按「物品类别」来思考,把同一类的东西全都集中在一起后,再一口气做出判断。「把物品从收纳空间里一样不剩地全部拿出来,集中在一个地方」。有必要正确掌握自己目前到底拥有多少东西。东西放在抽屉里时,就是处于「物品正在沉睡」的状态。其实在这种状态下,会难以判断是否心动。让东西离开收纳状态、接触空气,「唤醒物品」,自己心动的感觉就会变得清晰、明确,甚至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把东西一个一个拿在手里,留下令你心动的东西,丢掉不心动的东西。这样就是判断是最简单又正确的方法。
幻想自己的「理想生活」到具体的程度,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要做的是思考「为什么你想要过这样的生活?」请回顾自己理想生活的形象,再重新思考一次。对于自己说出的回答,请反复追问自己「为什么?」至少三次最好能多达五次。
整理时必要的作业就只有「丢东西」与「决定收纳场所」,而且一定要先进行丢东西的作业。更重要的是,要做完一项后才能做接下来的作业。所以,在「丢东西」的作业结束之前,不可以去想收纳的事。
如果不完成「节庆的整理」,就绝对做不好「日常的整理」。决定好所有物品的定位,那一瞬间就是终点。
按物品别来整理,并且准确掌握现有物品的数量。
「整理是节庆,不能每天都整理。」 整理要一次就结束。正确地说,应该一次就把它做完。如果你认为整理是几乎每天都要做的日常作业,请明白这可是天大的误会。整理有两种:「日常的整理」与「节庆的整理」。所谓「日常的整理」,单纯指 「东西用完后,放回原位」。不管是衣服也好,书或文具也好,只要人类需要使用物品过生活,这件事就一生跟随著你。但是,我想透过这本书告诉各位的是,请尽早完成「节庆的整理」。不过,在完成「节庆的整理」后,「用完的东西放回定位」「新买的东西一定要 决定定位」就能毫不费力地持续下去。
整理首先就要从丢东西开始。直到「判断」的作业结束为止,都必须要有足够的自制力,警惕自己绝对不要着手去做收纳的动作。多数人不会整理的最大原因,就是东西太多;而东西不断增加的最大原因,就是 因为没有掌握自己现有物品的数量;而无法掌握现有物品数量的原因,就是因为收纳场所分散所致。在现在收纳场所分散的状态下,还是按场所别整理,就永远都整理不完。
收纳法的麻烦之处在于,把东西收起来时,乍看之下会误以为问题好像解决了。整理首先就要从丢东西开始。直到「判断」的作业结束为止,都必须要有足够的自制力,警惕自己绝对不要着手去做收纳的动作。
完全彻底整理完毕非但不困难,根本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办到的事,而且,也是往后绝对不再变乱的必要条件。整理时该做的,大致上只有两件事,那就是「判断物品是否要丢掉」和「决定物品的定位」。只要能够做到这两点,谁都能完全彻底整理。由于可以明确地计算出物品数量,所以一个个判断、一个个决定定位,最后一定能够到达「整理的终点」。整理得不彻底,就永远都无法整理好。
借由一口气整理完毕,引发戏剧性的意识变化。先体验过能够诉诸感情的戏剧性变化,经由这个冲击,意识就会突然改变,生活习惯也就不得不改变。 一口气正确地整理完毕,结果立现。所以能够持之以恒,一直维持在整理好的状 态。无论是谁,只要体验这个过程,都会打从心底不让房间回到凌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