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定主光,一般都选择光性较柔的灯,像反光伞、柔光灯和雾灯等作为主光.主光通常要高于被摄体.主光过低,会使被摄体形成反常态的底光照明,而主光过高又会形成顶光,使被摄体的侧面与顶面反差偏大。
拍摄高调照片时将背景亮度控制在比被摄体最亮处高一个EV值较适宜,而拍摄低调照片时将背景亮度控制在比被摄体最暗处低一个EV值即可。
轮廓光通常从背景后上方或侧上方逆光投射,光位一般为一个,但有时根据需要可用二个或多个。轮廓光通常采用聚光灯,它的光性强而硬,常会在画面上产生浓重的投影,通常轮廓光是亮于主光的。
眼神光、发光以及被摄体明部的重点投射光、边缘的局部加光等都是典型的装饰光。装饰光的布光一般不宜过强过硬,过强过硬容易产生光斑而破坏布光的整体完美性。
布光有无明显欠缺或不合理的地方,投影的浓淡是否合乎要求,投影的位置是否合适,各光源的照明是否出现干扰,各光源有否进入取景画面而造成光晕
对于大多数的拍摄题材,一般都选择光性较柔的灯,像反光伞、柔光灯和雾灯等作为主光。直射的泛光灯和聚光灯较少作为主光,除非画面需要由它们带来强烈反差的效果。
主光通常要高于被摄体,因为,使人感到最舒适自然的照明通常是模拟自然光的光效。主光过低,会使被摄体形成反常态的底光照明,而主光过高又会形成顶光,使被摄体的侧面与顶面反差偏大。
2.加置辅助光
辅光一般多用柔光,它的光位通常在主光的相反一侧。
加置辅光时要注意控制好光比,恰当的光比通常在1:3—1:6之间,对浅淡的被摄体光比应小些,而对深重的物体光比则要大些。
在加置辅光时还应注意避免辅光过于强烈,辅光过强容易造成夹光,并产生多余而别扭的阴影。为了控制多余的阴影,布光时除了使辅助光强度弱于主光外,有时还经常采取适当降低光位或将辅助光尽量靠近机位的方法使投影投向被摄体后方。
反光板
3.设置背景光
对比 和谐
A主光兼任
B背景单独布光
另外,对经常拍摄的高调或低调照片的背景光布光时应明白,它们的背景光并不像我们想象的越亮越好或越暗越好。背景亮度过强,所产生的漫射光不仅很容易使镜头产生眩光,而且会影响被摄体的光效。拍摄低调照片时将背景控制得过黑也没有必要。一般地,拍摄高调照片时将背景亮度控制在比被摄体最亮处高一个EV值较适宜,而拍摄低调照片时将背景亮度控制在比被摄体最暗处低一个EV值即可。
4.加置轮廓光
轮廓光通常从背景后上方或侧上方逆光投射,光位一般为一个,但有时根据需要可用二个或多个。
轮廓光通常采用聚光灯,它的光性强而硬,常会在画面上产生浓重的投影。
在轮廓光布光时还应注意轮廓光与主光的光比,通常轮廓光是亮于主光的。
此外,布光时,应根据拍摄主体的需要选择硬光还是柔光作轮廓光。柔光的获得通常有二种方法,一种是将伞灯、柔光灯等尽量靠近被摄体,这样才能使轮廓光的亮度高于主光,但这样做往往较费劲;另一种方法较简便,只用将扩散片用于聚光灯便可使光柔化。有一点应当明确,轮廓光并不是每幅画面必需的光线,只有当画面需要时才添加,不然,就会有画蛇添足之感。
5.加装饰光
1.确定主光
对于大多数的拍摄题材,一般都选择光性较柔的灯,像反光伞、柔光灯和雾灯等作为主光。直射的泛光灯和聚光灯较少作为主光,除非画面需要由它们带来强烈反差的效果。
主光通常要高于被摄体,因为,使人感到最舒适自然的照明通常是模拟自然光的光效。主光过低,会使被摄体形成反常态的底光照明,而主光过高又会形成顶光,使被摄体的侧面与顶面反差偏大。
2.加置辅助光
辅光一般多用柔光,它的光位通常在主光的相反一侧。加置辅光时要注意控制好光比,恰当的光比通常在1:3—1:6之间,对浅淡的被摄体光比应小些,而对深重的物体光比则要大些。在加置辅光时还应注意避免辅光过于强烈
为了控制多余的阴影,布光时除了使辅助光强度弱于主光外,有时还经常采取适当降低光位或将辅助光尽量靠近机位的方法使投影投向被摄体后方。
根据画面效果的需要,辅助光可以一个,也可以多个。在使用各种灯具作辅助光的同时,别忘了尽量多使用反光板,它往往能产生出乎意料的好效果。
L3布光的一般步骤与规律
主光是主导光源,它决定着画面的主调。在布光中,只有确定了主光,才有意义去添加辅助光、背景光和轮廓光等。在确定主光的过程中,要根据被摄体的造型特征、质感表现、明暗分配和主体与背景的分离等情况来系统考虑主光光源的光性、强度、涵盖面以及到被摄体的距离。
对于大多数的拍摄题材,一般都选择光性较柔的灯,像反光伞、柔光灯和雾灯等作为主光。直射的泛光灯和聚光灯较少作为主光,除非画面需要由它们带来强烈反差的效果。
主光通常要高于被摄体,因为,使人感到最舒适自然的照明通常是模拟自然光的光效。主光过低,会使被摄体形成反常态的底光照明,而主光过高又会形成顶光,使被摄体的侧面与顶面反差偏大。
主光的照射会使被摄体产生阴影,除非摄影画面需要强烈的反差,一般地,为了改善阴影面的层次与影调,在布光时均要加置辅光。
辅光一般多用柔光,它的光位通常在主光的相反一侧。加置辅光时要注意控制好光比,恰当的光比通常在1:3—1:6之间,对浅淡的被摄体光比应小些,而对深重的物体光比则要大些。在加置辅光时还应注意避免辅光过于强烈,辅光过强容易造成夹光,并产生多余而别扭的阴影。为了控制多余的阴影,布光时除了使辅助光强度弱于主光外,有时还经常采取适当降低光位或将辅助光尽量靠近机位的方法使投影投向被摄体后方。
根据画面效果的需要,辅助光可以一个,也可以多个。在使用各种灯具作辅助光的同时,别忘了尽量多使用反光板,它往往能产生出乎意料的好效果。
背景的主要作用是烘托主体或渲染气氛,因此,在对背景光的处理时,既要讲究对比,又要注意和谐。
拍摄细小物体时,往往因主体与背景距离很近,一般难以对背景单独布光,此时主光兼作背景光。在主体与背景光比的具体控制中,可通过选择合适的灯距、方位和照明范围来控制,或用各种半透明的漫射体或不透明的遮光物在主光与背景轴线上适当部位进行遮挡,以得到适当的亮度。
当被摄体较大,且被摄体与背景有足够的距离时,可对背景单独布光。背景光一般不会干扰主体的布光,并且容易控制背景光的覆盖面、亮度和匀度。在具体的布光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主体与背景明度相近的局部是否会出现“并”的现象,或者要求亮度均匀的大面积背景是否其中央与四周的照度确实均匀一致,对这两种情况,千万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目测,最好能用测光表作认真的检测,因为人眼对亮度的微小变化往往不敏感,而胶片却会忠实地给予记录。另外,对经常拍摄的高调或低调照片的背景光布光时应明白,它们的背景光并不像我们想象的越亮越好或越暗越好。背景亮度过强,所产生的漫射光不仅很容易使镜头产生眩光,而且会影响被摄体的光效。拍摄低调照片时将背景控制得过黑也没有必要。一般地,拍摄高调照片时将背景亮度控制在比被摄体最亮处高一个EV值较适宜,而拍摄低调照片时将背景亮度控制在比被摄体最暗处低一个EV值即可。
轮廓光的主要作用是给被摄体产生鲜明光亮的轮廓,从而使被摄体从背景分离出来。轮廓光通常从背景后上方或侧上方逆光投射,光位一般为一个,但有时根据需要可用二个或多个。轮廓光通常采用聚光灯,它的光性强而硬,常会在画面上产生浓重的投影。因此,在轮廓光布光时一定要减弱或消除这些杂乱的投影。对这些投影的消除或减弱,除了调节灯位外,有时巧妙地借助反光器作轮廓光投射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轮廓光布光时还应注意轮廓光与主光的光比,通常轮廓光是亮于主光的。此外,布光时,应根据拍摄主体的需要选择硬光还是柔光作轮廓光。柔光的获得通常有二种方法,一种是将伞灯、柔光灯等尽量靠近被摄体,这样才能使轮廓光的亮度高于主光,但这样做往往较费劲;另一种方法较简便,只用将扩散片用于聚光灯便可使光柔化。有一点应当明确,轮廓光并不是每幅画面必需的光线,只有当画面需要时才添加,不然,就会有画蛇添足之感。
装饰光主要是对被摄体的某些局部或细节进行装饰,它是局部、小范围的用光。装饰光与辅助光的不同之处是它不以提高暗部亮度为目的,而是弥补主光、辅助光、背景光和轮廓光等在塑造形象上的不足。眼神光、发光以及被摄体明部的重点投射光、边缘的局部加光等都是典型的装饰光。装饰光的布光一般不宜过强过硬,过强过硬容易产生光斑而破坏布光的整体完美性。
在以上布光过程中,由于光是一种种添加的,后一种光很可能会对以前的光效产生影响,因此,在布光完毕后,还需仔细审视整体光效,如布光有无明显欠缺或不合理的地方,投影的浓淡是否合乎要求,投影的位置是否合适,各光源的照明是否出现干扰,各光源有否进入取景画面而造成光晕等,对这些细节的审视,可以避免因一时疏忽而造成前功尽弃。
1、确定主光
通常用反光伞 柔光灯或雾灯作为主光 高于被摄物
2、加置辅助光
多用柔光 位置在主光的相反一侧 有时经常采取降低光位活将辅助光尽量靠近机位的方法使投影向被摄体后方 可以尝试设置多个反光板来达到辅助光的效果
3、设置背景光
测光表http://baike.baidu.com/view/781661.htm
高调:背景亮度控制在比被摄体最亮处高一个EV值较适宜。http://baike.baidu.com/view/431607.htm
低调:背景亮度控制在比被摄体最暗处低一个EV值即可。http://baike.baidu.com/view/6390306.htm
4、加置轮廓光
轮廓光通常从背景后上方或侧上方逆光投射,光位一般为一个,但有时根据需要可用二个或多个。轮廓光通常采用聚光灯
轮廓光并不是每幅画面必需的光线,只有当画面需要时才添加,不然,就会有画蛇添足之感。
5、加置装饰光
主要功能是弥补主光 不宜过强过硬
6、审视
布光有无明显欠缺或不合理的地方,投影的浓淡是否合乎要求,投影的位置是否合适,各光源的照明是否出现干扰,各光源有否进入取景画面而造成光晕等,对这些细节的审视。
EV值=快门指数+光圈指数(在ISO为100的情况下)
比如:我们通过测光系统测得实际EV值为15,我们可以选择快门使用1/30(EV值为5)加上光圈为f32(EV值10),或者使用快门1/125(EV值为7)加上光圈为f16(EV值为8),同样可以达到相同的曝光效果。
EV值表 | |||
光圈F1:? | EV | 快门时间1/?S | EV |
1 | 0 | 1 | 0 |
1.4 | 1 | 2 | 1 |
2 | 2 | 4 | 2 |
2.8 | 3 | 8 | 3 |
4 | 4 | 15 | 4 |
5.6 | 5 | 30 | 5 |
8 | 6 | 60 | 6 |
11 | 7 | 125 | 7 |
16 | 8 | 250 | 8 |
22 | 9 | 500 | 9 |
32 | 10 | 1000 | 10 |
45 | 11 | 2000 | 11 |
60 | 12 | 4000 | 12 |
90 | 13 | 8000 | 13 |
120 | 14 | 16000 | 14 |
L3布光的一般步骤与规律
影室灯光不像自然光,摄影师完全可以根据主观构思和表现需要,运用娴熟的布光技巧,去营造出奇妙的光影效果。但由于影室布光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它从一方面来说,可使摄影师将布光的效果发挥到极至,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却增加了布光的难度。为了提高布光的效果和速度,布光时一般要遵循以下步骤与规律。
主光是主导光源,它决定着画面的主调。在布光中,只有确定了主光,才有意义去添加辅助光、背景光和轮廓光等。在确定主光的过程中,要根据被摄体的造型特征、质感表现、明暗分配和主体与背景的分离等情况来系统考虑主光光源的光性、强度、涵盖面以及到被摄体的距离。
对于大多数的拍摄题材,一般都选择光性较柔的灯,像反光伞、柔光灯和雾灯等作为主光。直射的泛光灯和聚光灯较少作为主光,除非画面需要由它们带来强烈反差的效果。
主光通常要高于被摄体,因为,使人感到最舒适自然的照明通常是模拟自然光的光效。主光过低,会使被摄体形成反常态的底光照明,而主光过高又会形成顶光,使被摄体的侧面与顶面反差偏大。
主光的照射会使被摄体产生阴影,除非摄影画面需要强烈的反差,一般地,为了改善阴影面的层次与影调,在布光时均要加置辅光。
辅光一般多用柔光,它的光位通常在主光的相反一侧。加置辅光时要注意控制好光比,恰当的光比通常在1:3—1:6之间,对浅淡的被摄体光比应小些,而对深重的物体光比则要大些。在加置辅光时还应注意避免辅光过于强烈,辅光过强容易造成夹光,并产生多余而别扭的阴影。为了控制多余的阴影,布光时除了使辅助光强度弱于主光外,有时还经常采取适当降低光位或将辅助光尽量靠近机位的方法使投影投向被摄体后方。
根据画面效果的需要,辅助光可以一个,也可以多个。在使用各种灯具作辅助光的同时,别忘了尽量多使用反光板,它往往能产生出乎意料的好效果。
背景的主要作用是烘托主体或渲染气氛,因此,在对背景光的处理时,既要讲究对比,又要注意和谐。
拍摄细小物体时,往往因主体与背景距离很近,一般难以对背景单独布光,此时主光兼作背景光。在主体与背景光比的具体控制中,可通过选择合适的灯距、方位和照明范围来控制,或用各种半透明的漫射体或不透明的遮光物在主光与背景轴线上适当部位进行遮挡,以得到适当的亮度。
当被摄体较大,且被摄体与背景有足够的距离时,可对背景单独布光。背景光一般不会干扰主体的布光,并且容易控制背景光的覆盖面、亮度和匀度。在具体的布光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主体与背景明度相近的局部是否会出现“并”的现象,或者要求亮度均匀的大面积背景是否其中央与四周的照度确实均匀一致,对这两种情况,千万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目测,最好能用测光表作认真的检测,因为人眼对亮度的微小变化往往不敏感,而胶片却会忠实地给予记录。另外,对经常拍摄的高调或低调照片的背景光布光时应明白,它们的背景光并不像我们想象的越亮越好或越暗越好。背景亮度过强,所产生的漫射光不仅很容易使镜头产生眩光,而且会影响被摄体的光效。拍摄低调照片时将背景控制得过黑也没有必要。一般地,拍摄高调照片时将背景亮度控制在比被摄体最亮处高一个EV值较适宜,而拍摄低调照片时将背景亮度控制在比被摄体最暗处低一个EV值即可。
轮廓光的主要作用是给被摄体产生鲜明光亮的轮廓,从而使被摄体从背景分离出来。轮廓光通常从背景后上方或侧上方逆光投射,光位一般为一个,但有时根据需要可用二个或多个。轮廓光通常采用聚光灯,它的光性强而硬,常会在画面上产生浓重的投影。因此,在轮廓光布光时一定要减弱或消除这些杂乱的投影。对这些投影的消除或减弱,除了调节灯位外,有时巧妙地借助反光器作轮廓光投射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轮廓光布光时还应注意轮廓光与主光的光比,通常轮廓光是亮于主光的。此外,布光时,应根据拍摄主体的需要选择硬光还是柔光作轮廓光。柔光的获得通常有二种方法,一种是将伞灯、柔光灯等尽量靠近被摄体,这样才能使轮廓光的亮度高于主光,但这样做往往较费劲;另一种方法较简便,只用将扩散片用于聚光灯便可使光柔化。有一点应当明确,轮廓光并不是每幅画面必需的光线,只有当画面需要时才添加,不然,就会有画蛇添足之感。
装饰光主要是对被摄体的某些局部或细节进行装饰,它是局部、小范围的用光。装饰光与辅助光的不同之处是它不以提高暗部亮度为目的,而是弥补主光、辅助光、背景光和轮廓光等在塑造形象上的不足。眼神光、发光以及被摄体明部的重点投射光、边缘的局部加光等都是典型的装饰光。装饰光的布光一般不宜过强过硬,过强过硬容易产生光斑而破坏布光的整体完美性。
在以上布光过程中,由于光是一种种添加的,后一种光很可能会对以前的光效产生影响,因此,在布光完毕后,还需仔细审视整体光效,如布光有无明显欠缺或不合理的地方,投影的浓淡是否合乎要求,投影的位置是否合适,各光源的照明是否出现干扰,各光源有否进入取景画面而造成光晕等,对这些细节的审视,可以避免因一时疏忽而造成前功尽弃。
在布光中,只有确定了主光,才有意义去添加辅助光、背景光和轮廓光等
主光的照射会使被摄体产生阴影,除非摄影画面需要强烈的反差,一般地,为了改善阴影面的层次与影调,在布光时均要加置辅光。
辅光一般多用柔光,它的光位通常在主光的相反一侧。加置辅光时要注意控制好光比,恰当的光比通常在1:3—1:6之间
在加置辅光时还应注意避免辅光过于强烈,辅光过强容易造成夹光,并产生多余而别扭的阴影
布光时除了使辅助光强度弱于主光外,有时还经常采取适当降低光位或将辅助光尽量靠近机位的方法使投影投向被摄体后方。
在使用各种灯具作辅助光的同时,别忘了尽量多使用反光板,它往往能产生出乎意料的好效果。
轮廓光通常从背景后上方或侧上方逆光投射,光位一般为一个,但有时根据需要可用二个或多个。轮廓光通常采用聚光灯,它的光性强而硬,常会在画面上产生浓重的投影
在轮廓光布光时一定要减弱或消除这些杂乱的投影。对这些投影的消除或减弱,除了调节灯位外,有时巧妙地借助反光器作轮廓光投射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应根据拍摄主体的需要选择硬光还是柔光作轮廓光。柔光的获得通常有二种方法,一种是将伞灯、柔光灯等尽量靠近被摄体,这样才能使轮廓光的亮度高于主光,但这样做往往较费劲;另一种方法较简便,只用将扩散片用于聚光灯便可使光柔化
学员评论
月亮东倩2015-04-28
疾风无痕2015-03-02
弈剑停风2014-01-05
枕雪梦诗2013-10-17
李承乐2013-10-17
三亚依依视觉2013-02-27
你感兴趣的课程
扫一扫 关注好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