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寒热要跟病症的寒热相对应
五味
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
五味的本义指辛甘苦酸咸五种口味而直接感知的真实滋味;作为中药的性能,五味主要是反映在补泻散敛等方面的特征性
五味不止有辛甘苦酸咸 五个味,还有淡味和涩味等等
五味 受五行学说的影响
辛 甘 淡 属阳,苦 酸 涩 咸 属阴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
甘主要补虚,淡 渗利
五味的作用
辛,辛能散,能行,味觉--辛辣味嗅觉-有一定的芳香气味 散-发散-解表 行--行气,行血
芳香药--解表药,行气药,活血化瘀药,化湿药 开窍药 基本上都是芳香的药。
凡是中药当中,其功效具有能行,能散这样性质和特征的,一般可以给其定个辛味,反之则不然。
甘,能补,能缓,补和 主要是能补, 补虚
补虚 包括了补气,补阳,补血,补阴等
健脾 生津 润燥 温阳 助阳 都属于补虚的范围
清热药 主要是清热泻火药中的知母 天花等药具有生津 等作用都属于补虚
凡是功效里有补虚功效的 都可以用甘味来表示
能缓,能缓和疼痛症 能缓和药性等 所能代表的药物实际上也是补虚的药
甘能和,能够和味,和中(通过补虚,化湿等 主要是通过补虚药 和消食药)调和药性(发挥药方中的整体药性)
苦味,能泄,能燥
能泄:1,降泄 -主要指降泄肺气和降泄胃气的药 (肺气上逆 胃气上逆)
2,通泄 (泻下大便 或通泄大便)
3,清泄
苦能燥,具有燥湿功能的药往往有苦味
苦温燥湿药 苦寒燥湿药
具有苦味的药又能祛除湿邪 ----称为燥湿作用
热邪容易耗伤津液
苦以坚阴 的范围比较窄
酸和涩,都能收能涩,也可以叫做收敛固涩简称收涩
收敛,就是增强对气血津液的约束力,不让其过分的耗散。
本身药味口尝是酸味的,用酸味来表示,真是滋味没有酸的,一般用涩味表示,当然也有另外
咸味 咸能软,能下 软指软坚散结
能下,也是泻下
淡能渗能利 就是一个利水,利尿作用。实际上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