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tomtom

班级

TA还未加入任何班级

课程

4万+浏览/ 1847学员/ 4.6评分

笔记

来自四声、入声辨别(1)

首先,最容易听出来的肯定是p尾。因为结尾是要闭嘴的。不管其它方言区或语言区的人觉得多麻烦多拗口,p尾的字都是发完要闭嘴的。你觉得听不出来的话,先在看视频的时候留意说话人闭嘴的那一刹那。当你留心多了,这个音也会在你耳朵里生根。关键点:p音闭嘴但无声,也就是只有口型(你可能会觉得「做口型但不发声」在一种有声语言里显得太奇怪,我只能说,无也是一种有,当你听力练好了就能体会这种“有”了)。例:sap1是入声字,发sa音之后立即闭嘴,作阴平声,即为「湿」的广州音。如果闭嘴之后还发音,那必然是鼻音(因为你的嘴已经闭上了),于是你发的是sam1而非sap1,那就是「心」而不是「湿」了。有的朋友有这种疑问:正常情况下,说完任何字都自然要闭嘴的,这就是入声字吗?p尾字发完音的闭嘴动作,和「一般情况下说完话自然闭嘴的动作」的区别在于:自然闭嘴是在读完一个音节嘴里的气流完全送出后做出的自然动作;而p尾字的闭嘴,是在口中读着音节还在送气的时候,忽然闭嘴,有一种「刹车」的感觉。然后再来看更难区分的t尾和k尾。所谓p、t、k三个韵尾,在粤语里的意思,就是在一个字尾做出要发这三个字母所代表的辅音的口型——只是口型,并不是真的把p、t、k发出来。如果发出来了,就变成英式粤语了。发p音之前要闭嘴,所以p尾的粤语字最后是以闭嘴结束。而要发t音,则要舌尖抵上齿龈,但与你发音节中第一个音素时的t音不同,你现在是在一个音节的结尾部分做这个口型。也就是说,你是把一个开放的音节忽然用这个口型收住。相对应的,要发k音时,需要舌后部隆起紧贴软颚,用这个口型能收住一个开放的音节,就变成了k尾的粤语字。你不需要明白这些舌位描述具体是什么意思,只要记得你在母语和英语中发t音和k音的时候,舌头是以什么姿势做好准备的就行。此时你就可以对比这两个「准备舌位」,很明显,k音的准备舌位中,嘴是张得比t音的准备舌位要开阔的。所以你在听的时候,就要特别留心最后「收音」的那一瞬间,感觉一下音收的程度如何。如果完全收住,就是p,因为闭嘴了;如果收到很小,就是t,因为收音的嘴型很小;如果收得相对不是很小,就是k,对于初学者感觉更像只「促音」而无「尾音」。你可以叫粤语区的朋友给你念「六十一」这三个字,感受一下三种入声的区别。中古汉语中,三十六字母分为四类:全清、次清、全浊、次浊。以一般的三十六字母为例,全清包括帮、非、端、知、精、心、照、审、见、影、晓十一母,次清包括滂、敷、透、澈、清、穿、溪七母,全浊包括并、奉、定、澄、从、邪、床、禅、群、匣十母,次浊包括明、微、泥、娘、疑、喻、来、日八母。入派三声:全浊 - 阳平 or 去声

留言

功能维护升级中,维护完成完后将再次开放,非常抱歉给您学习造成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