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养成一个好习惯 加入小组

1160个成员 1483个话题 创建时间:2012-07-15

读书的方法

发表于 2013-01-18 6631 次查看

1、问题:读书这件事是否存在边际效用递减?

对于任何一门学问的中80、90%,大都可以在几年之内快速掌握,但最后的10%,可能要付出几十年或一辈子的时间和运气才有可能最终掌握,读书也是一样,学者也一样。

知识的吸收和掌握是一种曲线的方式,有一段突飞猛进的阶段,然后进入平台期,如果能坚持下去并加上一定的运气,会再次进入发展期,坚持不下去的时 候,不一定能保持原状态,平台期时间一长会进入下降通道。在平台期就是你所说的 边际效用递减,所有人都是一样,学者并不除外。

很多人都是专精于一方面,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在横向扩展,用广度来促进深度。

只阅读不思考,用处不大,而光思考不行动,可能只是一个花架子而已。

阅读、思考、行动,这三步难度依次递增,特别是把第二步和第三步联系在一起想做到知行合一,那真是难之又难,从理想落实到行动中去,要解决很多问题,要长时间的坚持、思考和反复尝试,才能把理想、信念落实到最终的行动中去。

2、问题:如何看待教科书?

我比较同意郝明义在《越读者》中的说法, 教科书是维生素–经过提练之后,可以补充我们营养的维生素,而不是必需品。它只是纲要,告诉学习哪些主题是应该知道的。

它的意图是,为了通过教育而使学生的素质达到一定标准,所以要经过一些国家层次所决定的课程纲要,而于某些特定的人来编写内容。

民初和教育家学夏丐尊说:“教学书专为学习而编,所记载的只是各种学科的大纲,原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著作,但对于学习还是有价值的工具”。

如果有人拿一本百来页的书给你,告诉你这本书中包括了心理学、人格发展理论(如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越我“,米德的“镜中之我”),还有马斯活 的需求层次理论等。此外,还包括性别平等、婚姻与家庭、社区与社会、社团及文化等,涉及性骚扰、两性平权、家庭暴力、社区营造、移民、全球化等议题。

——是教科书,台湾教育部“公民与社区”第一册–“心理、社会与文化”。

3、问题:出现阅读疲劳时,怎么办?

1. 可以使用番茄工作法,看40分钟左右,休息5-10分钟。不要让自己的精力耗尽,一定要注意休息才能阅读更长时间。

2. 我大致记录了阅读不同类型书籍时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在注意力开始分散之前开始休息,然后做笔记或思维导图。

简单一点,拿三类比较典型的书为例,:

小说:不分类型以兴趣和精彩分级1-3,1最低,

1级,注意力20-30分钟左右。
2级。1–3小时,大多数书籍3个小时内可以阅读完第一遍,如果超过3小时,一般分休息一下,吃些东西,看看新闻,再继续。
3级。非常感兴趣,而且有充分的时间情形下,能1口气读完。上学时看武侠小说和科幻小说能看一整天,除了睡觉、吃饭和上厕所都在看。

专业性强一点的书(教材、专业材料):强迫自己能集中注意力20-30分钟(具体时间要看书的类型和当然的体力、心情)然后做笔记或思维导图,在重新清晰一下思路。有时会反复读上很多遍。连岳说过,喜欢读专业书的男人更有魅力。

畅销书:不超过300页,不过于难懂,基本会在2小时之内阅读完第一遍。休息,看第二遍或第三遍,写简评,做笔记或思维导图。

3. 太难解释或专业比较强的书籍,可以用主题阅读的方式,一本看不明白就换别的书。

4. 实在看不懂的,先跳过去。

5. 准备几本不同类型的书,阅读累了,就换种轻松一点的书籍。

6. 如果是因为身体的因素,最好停止阅读,去看看电影、小说、玩玩游戏或者睡觉,让自己放松一下。注意力完全无法集中的情况下,阅读所能获取的信息量太小,还不如休息。

4、问题:如何筛选自己要读的书?

(1)阅读类型:经典和畅销书各一半。

一半一半的说法:(在李欣频的书中看到的):

可以安装一半是最新信息或是未来趋势的书,一半是老的,经典的书籍–往上往外跳跃,往下往里深耕。让你的从立足点起,往最老以及最新的两端延长自己 的智慧–然后从知识源头转换出属于自己的原创想法。有些读过的书可以安排再读一遍,人生阅历不同,想法也会不同。最主要的建立自己的知识架构。

(2)阅读方向:每3-4年左右增加一个新的关注方向。

德鲁克提过一种方法非常不错,准备尝试一下:

20岁时德鲁克曾经是法兰克福最大的报纸金融和外交栏目的新闻记者,一个记者必须撰写许多题材的报道,所以他决心掌握许多领域的知识,至少做一名胜任工作的记者。他在下午和晚上的时间学习国家关系与国际法、社会和法律制度史、历史和金融等。

在未来的人生中,德鲁克逐渐养成了习惯,并且能够持之以恒。每过三四年,他就选择一个新的学科。例如,统计、中世纪史、日本艺术或经济学。要精通一门学科,3年时间的学习是绝对不够的。不过,要了解一门学科,3年的时间就足够了。

60多年来,德鲁克坚持一次选修一门学科。“这种学习习惯不仅为我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而且迫使我接触新学科、新学说和新方法,因为我学的每一门学科都有不同的假说,并且采用不同的方法论。

(3)每月清单: 一半提前计划好,一半随机.

计划好的书都是从待读清单找的,里面记录一些推荐好书,每个月固定读上几本。
随机的书:去图书馆、书店看到的书、下载的电子书,顺手翻几页,如果有意思,就放在一个待读目录中,有时间就看看。还会准备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小说或相关书籍,看难懂的书看多了就找本轻松的书籍看看放松一下。

(4)筛选方法

豆瓣友邻和朋友推荐:在豆瓣上关注很多读书狂和各行业的专家,从他们的书评、日记、广播中能找一些非常不错的推荐,然后顺手加入待读。认识了不少爱读书的人,看到好书会互相分享一下,然后加入待读。
豆列:在豆瓣能找到一些非常不错的豆列,然后针对某个方面做些横向和纵向的汇总,收藏加入待读。
书籍、杂志:在看书、报纸、杂志、新闻、Blog、微博时,经常会推荐或搜索一些书籍,顺手记录一下,然后加入待读。如果一本书写得非常不错,可以搜索一下作者,看看还有没有相关的作品,搜索一下。
各种排列榜:收集一些各种类型的排行榜,有需要就看看。
知乎:关注”知乎推荐”里面的问题。
随机:看到电子书下载、书店或去图书馆借书时顺手翻翻,有兴趣就看几本。

定期整理:每隔一段时间我会把定期收集的资料整理一下,进一步提练一下,加关键字归档,有需要的时候找来看看。

关注方向:控制几个长期关注方向和短期方向,尽量控制6、7类左右的书籍在方向以内,剩下的乱看。

5、最后分享一张秋水姐的思维导图:读书一定有方法

萝卜网

来源:http://www.zreading.cn/archives/3103.html

3回复
  • 2楼 静好 2013-01-18

    我感觉自己看书有些极端,一段时间看到从早看到半夜后,之后会有大概一个月的时间会不想碰书。。。

  • 3楼 懒人 2013-01-21
    @静好:我感觉自己看书有些极端,一段时间看到从早看到半夜后,之后会有大概一个月的时间会不想碰书。。。

    我也是看一阵歇一阵,不过倒不是因为一次看累的关系,而是很容易被各种外部因素影响

  • 4楼 蚊子血 2013-01-23

    没有格外定计划,随意来看书,不过随缘的方法跟这里讲的差不多吧~

发表回复
功能维护升级中,维护完成完后将再次开放,非常抱歉给您学习造成的不便。
话题作者
懒人
头衔: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