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X并不是大毒物
PX也就是对二甲苯,因为数起散步事件而闻名。其实在化学品中,PX并不是多毒多危险的东西。学术界界定一种物质的急性毒性,通常用半数致死剂量 (LD50)来描述。也就是把这种物质通过口服或者皮肤吸收的方式给予实验动物,一般是小鼠或者大鼠,十四天内能使一半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就是LD50。 通常表示为**g/kg,意思是每千克体重摄入多少克。以下几种常见物质的LD50都是大鼠口服的情况下得出的:
蔗糖:29. 7g/kg
维生素C:11. 9g/kg
酒精:7. 06g/kg
食盐:3g/kg
阿司匹林:0. 2g/kg
咖啡因:0.192g/kg
尼古丁:0.05g/kg
氰化钠:0.0064g/kg
二噁英:0.00002g/kg
需要注意的是,大鼠或者小鼠虽然很大程度上可以模拟人体的对毒物的代谢和反应,但是还是有些出入。一些最毒的物质,只有对人的LD50的估测值,比如:
俄罗斯毒杀特工利特维年科的钋-210的吸入LD50估测为0.0000000g/kg;而最毒的肉毒毒素的人类口服LD50估测为0.000000001g/kg。
不过,除了急性毒性,人们也关心长期接触这种物质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在这方面,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是致畸性和致癌性。
比如上世纪50、60年代曾广泛用作抗妊娠反应的药物反应停(Thalidomide),毒性很弱,小鼠口服的LD50是2g/kg,却有强烈的致畸性,孕妇服用可以导致胎儿的四肢发育畸形。
结构比PX简单的苯,大鼠口服的LD50是0. 93g/kg,小鼠经皮肤吸收的LD50是0.048g/kg,有毒,但也不是剧毒。不过长期接触苯却可以导致白血病等癌症,是国际公认的致癌物。
反观PX,它既没有明确的致癌性也没用明确的致畸性,当然,如果长期吸入和接触PX,还是会造成皮肤和粘膜的损害,毕竟这东西味挺大,不好闻。人们 对它毒性的传说很大程度来自于苯,很多人看到对二甲苯比苯多了个“甲”,还多了个“二”,以为其一定比苯更可怕,其实不然。
厦门也好,大连也好,南京也好.PX其实已经变成了一个符号,它被夸大了危害。至于大家关心的原料、中间反应、催化剂等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毒 害,其他化工项目同样存在风险。现代化学工业不管是什么部门,生产什么产品,如果出现意外,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在一个化工项目上马之前,必须 有化学和环境两方面的专家进行环境评价,对其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估,对可能产生的灾难做出预案,并充分公开讨论。我们应该反对的是,不经环评就上马的项 目和暗箱操作,而不是只揪住PX不放。毕竟没有PX,我们还有可能爆炸的油库,没有油库,还有海上泄漏的石油平台,还有随处堆放的有毒废矿渣。
二、我和二甲苯可以不说的故事
在生物学实验室里,少不了二甲苯的身影,我们并不是拿来做试剂,它的主要用途是用来清洁显微镜镜头。二甲苯是很强的有机溶剂,可以溶解很多有机 物。而光学显微镜要放大1000倍以上的话,需要借助油镜,也就是在镜头和标本之间滴上折光率很高的香柏油。用完之后,香柏油必须要擦干净,否则就糊在镜 头上损坏显微镜。这时候,溶解能力强大而且易挥发的二甲苯就必须出马了。
随着二甲苯毒性的一些传说的传播,科研人员也被波及。我们实验室的一个老实验员就担心用二甲苯擦镜头会严重损害健康,于是创造性的用甘油,也就是 丙三醇代替香柏油来作镜油。甘油名为油,其实是水溶性的,很好擦。但是甘油的问题在于一个是折光率比不上香柏油,再就是有很强的吸湿性。即使镜头上有一点 没擦干净,时间长了也会形成一个水滴,导致镜头腐蚀和霉变。
还好,她老人家已经退休了。
2004年,我去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参加暑期研讨班,讲课间隙,我们擦白板发现白板笔不好用,写上去擦不干净。这时候,保洁员大姐出来了,说“我有办法”。只见她回身到储物间拿了个棕色的试剂瓶子,倒了点里面的液体在抹布上,一擦,果然干净了。我们正要赞叹时,一股
熟悉的气味扑面而来。擦,这不是二甲苯嘛!
资料来源:
http: //physchem. ox. ac. uk/ms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