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短篇阅读 加入小组

773个成员 3178个话题 创建时间:2011-11-21

只因为年轻啊——张晓风

发表于 2014-06-12 1622 次查看

 

⒈爱——恨 
小说课上,正讲着小说,我停下来发问:“爱的反面是什么!” 
“恨!” 
大约因为对答案很有把握,他们回答得很快而且大声,神情明亮愉悦,此刻如果教 
室外面走过一个不懂中国话的老外,随他猜一百次也猜不出他们唱歌般快乐的声音竟在 
说一个“恨”字。 
我环顾教室,心里浩叹,只因为年轻啊,只因为太年轻啊,我放下书,说: 
“这样说吧,譬如说你现在正谈恋爱,然后呢?就分手了,过了五十年,你七十岁 
了,有一天,黄昏散步,冤家路窄,你们又碰到一起了,这时候,对方定定的看着你, 
说: 
‘XXX,我恨你!’ 
如果情节是这样的,那么,你应该庆幸,居然被别人痛恨了半个世纪,恨也是一种 
很容易疲倦的情感,要有人恨你五十年也不简单,怕就怕在当时你走过去说: 
“XXX,还认得我吗?’ 
对方愣愣的呆望着你说: 
‘啊,有点面熟,你贵姓?” 
全班学生都笑起来,大概想象中那场面太滑稽太尴尬吧? 
“所以说,爱的反面不是恨,是漠然。” 
笑罢的学生能听得进结论吗?——只因为太年轻啊,爱和恨是那么容易说得清楚的 
一个字吗? 


⒉受创 
来采访的学生在客厅沙发上坐成一排,其中一个发问道: 
“读你的作品,发现你的情感很细致,并且说是在关怀,但是关怀就容易受伤,对 
不对?那怎么办呢?” 
我看了她一眼,多年轻的额,多年轻的颊啊,有些问题,如果要问,就该去问岁月, 
问我,我能回答什么呢?但她的明眸定定的望着我,我忽然笑起来,几乎有点促狭的口 
气。 
“受伤,这种事是有的——但是你要保持一个完完整整不受伤的自己做什么用呢? 
你非要把你自己保卫得好好的不可吗?” 
她惊讶的望着我,一时也答不上话。 
人生世上,一颗心从擦伤、灼伤、冻伤、撞伤、压伤、扭伤,乃至到内伤,那能一 
点伤害都不受呢?如果关怀和爱就必须包括受伤,那么就不要完整,只要撕裂,基督不 
同于世人的,岂不正在那双钉痕宛在的受伤手掌吗? 
小女孩啊,只因年轻,只因一身光灿晶润的肌肤太完整,你就舍不得碰碰撞撞就害 
怕受创吗! 


⒊经济学的旁听生 
“什么是经济学呢?”他站在讲台上,戴眼镜,灰西装,声音平静,典型的中年学 
者。 
台下坐的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而我,是置身在这二百人大教室里偷偷旁听的一个。 
从一开学我就昂奋起来,因为在课表上看见要开一门《社会科学概论》的课程,包 
括四位教授来设“政治”“法律”“经济”“人类学”四个讲座。想起可以重新做学生, 
去听一门门对我而言崭新的知识,那份喜悦真是掩不住藏不严,一个人坐在研究室里都 
忍不住要轻轻的笑起来。 
“经济学就是把‘有限资源’做‘最适当的安排’,以得到‘最好的效果’。” 
台下的学生沙沙的抄着笔记。 
“经济学为什么发生呢?因为资源‘稀少’,不单物质‘稀少’,时间也‘稀少’, 
——而‘稀少’又是为什么?因为,相对于‘欲望’,一切就显得‘稀少’了……” 
原来是想在四门课里跳过经济学不听的,因为觉得讨论物质的东西大概无甚可观, 
没想到一走进教室来竟听到这一番解释。 
“你以为什么是经济学呢?一个学生要考试,时间不够了,书该怎么念,这就叫经 
济学啊!” 
我愣在那里反复想着他那句“为什么有经济学——因为稀少——为什么稀少,因为 
欲望”而麻颤惊动,如同山间顽崖愚壁偶闻大师说法,不免震动到石骨土髓格格作响的 
程度。原来整场生命也可作经济学来看,生命也是如此短小稀少啊!而人的不幸却在于 
那颗永远渴切不止的有所索求,有所跃动.有所未足的心,为什么是这样的呢?为什么 
竟是这样的呢?我痴坐着,任泪下如麻不敢去动它,不敢让身旁年轻的助教看到,不敢 
让大一年轻的孩子看到。奇怪,为什么他们都不流泪呢?只因为年轻吗?因年轻就看不 
出生命如果像戏,也只能像一场短短的独幕剧吗?“朝如青丝暮成雪”,乍起乍落的一 
朝一暮间又何尝真有少年与壮年之分?“急把盏,夜阑灯灭”,匆匆如赴一场喧哗夜宴 
的人生,又岂有早到晚到早走晚走的分别?然而他们不悲伤,他们在低头记笔记。听经 
济学听到哭起来,这话如果是别人讲给我听,我大概会大笑,笑人家的滥情,可是……。 
“所以,”经济学教授又说话了,“有位文学家卡莱亚这样形容:经济学是门‘忧 
郁的科学’……” 
我疑惑起来,这教授到底是因有心而前来说法的长者,还是以无心来渡脱的异人? 
至于满堂的学生正襟危坐是因岁月尚早,早如揭衣初涉水的浅溪,所以才凝然无动吗? 
为什么五月山桅子的香馥里,独独旁听经济学的我为这被一语道破的短促而多欲的一生 
而又惊又痛泪如雨下呢? 


⒋如果作者是花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诗选的课上,我把句子写在黑板上,问学生: 
“这句子写得好不好?” 
“好!” 
他们的声音听起来像真心的,大概在强说愁的年龄,很容易被这样工整、俏皮而又 
怅惘的句子所感动吧? 
“这是诗句,写得比较文雅,其实有一首新疆民谣,意思也跟它差不多,却比较通 
俗,你们知道那歌辞是怎么说的?” 
他们反应灵敏,立刻争先恐后的叫出来: 
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 
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 
美丽小鸟飞去不回头,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那性格活泼的干脆就唱起来了。 
“这两种句子从感性上来说,都是好句子,但从逻辑上来看,却有不合理的地方— 
—当然,文学表现不一定要合逻辑,但是我还是希望你们看得出来问题在哪里?” 
他们面面相觑,又认真的反复念诵句子,却没有一个人答得上来。我等着他们,等 
满堂红润而聪明的脸,却终于放弃了,只因太年轻啊,有些悲凉是不容易觉察的。 
“你知道为什么说‘花相似’吗?是因为陌生,因为我们不懂花,正好像一百年前, 
我们中国是很少看到外国人,所以在我们看起来,他们全是一个样子,而现在呢,我们 
看多了,才知道洋人和洋人大有差别,就算都是美国人,有的人也有本领一眼看出住纽 
约、旧金山和南方小城的不同。我们看去年的花和今年的花一样,是因为我们不是花, 
不曾去认识花,体察花,如果我们不是人,是花,我们会说: 
‘看啊,校园里每一年都有全新的新鲜人的面孔,可是我们花却一年老似一年了。’ 
同样的,新疆歌谣里的小鸟虽一去不回,太阳和花其实也是一去不回的,太阳有知, 
太阳也要说: 
‘我们今天早晨升起来的时候,已经比昨天疲软苍老了,奇怪,人类却一代一代永 
远有年轻的面孔……’ 
我们是人,所以感觉到人事的沧桑变化,其实,人世间何物没有生老病死,只因我 
们是人,说起话来就只能看到人的痛,你们猜,那句诗的作者如果是花,花会怎么写呢?” 
“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他们齐声回答。 
他们其实并不笨,不,他们甚至可以说是聪明,可是,刚才他们为什么全不懂呢? 
只因为年轻,只因为对宇宙间生命共有的枯荣代谢的悲伤有所不知啊! 


⒌高倍数显微镜 
他是一个生物系的老教授,外国人,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退休了。 
“小时候,父亲是医生,他看病,我就站在他旁边,他说:‘孩子,你过来,这是 
哪一块骨头?’我就立刻说出名字来……” 
我喜欢听老年人说自己幼小时候的事,人到老年还不能忘的记忆,大约有点像太湖 
底下捞起的石头,是洗净尘泥后的硬瘦剔透,上面附着一生岁月所冲积洗刷出的浪痕。 
这人大概注定要当生物学家的。 
“少年时候,喜欢看显微镜,因为那里面有一片神奇隐密的世界,但是看到最细微 
的地方就看不清楚了,心里不免想,赶快做出高倍数的新式显微镜吧,让我看得更清楚, 
让我对细枝未节了解得更透澈,这样,我就会对生命的原质明白得更多,我的疑难就会 
消失……”“后来呢?” 
“后来,果然显微镜愈做愈好,我们能看清楚的东西,愈来愈多,可是……” 
“可是什么?” 
“可是我并没有成为我自己所预期的‘更明白生命真相的人’,糟糕的是比以前更 
不明白了,以前的显微倍数不够,有些东西根本没发现,所以不知道那里隐藏了另一段 
秘密,但现在,我看得愈细,知道的愈多,愈不明白了,原来在奥秘的后面还连着另一 
串奥秘……” 
我看着他清癯渐消的颊和清灼明亮的眼睛,知道他是终于“认了”,半世纪以前, 
那意气风发的少年以为只要一架高倍数的显微镜,生命的秘密便迎刃可解,什么使他敢 
生出那番狂想呢?只因为年轻吧?只因为年轻吧?而退休后,在校园的行道树下看花开 
花谢的他终于低眉而笑,以近乎撒赖的口气说: 
“没有办法啊,高倍数的显微镜也没有办法啊,在你想尽办法以为可以看到更多东 
西的时候,生命总还留下一段奥秘,是你想不通猜不透的……” 


⒍浪掷 
开学的时候,我要他们把自己形容一下,因为我是他们的导师,想多知道他们一点。 
大一的孩子,新从成功岭下来,从某一点上看来,也只像高四罢了,他们倒是很合 
作,一个一个把自己尽其所能的描述了一番。 
等他们说完了,我忽然觉得惊讶不可置信,他们中间照我来看分成两类,有一类说 
“我从前爱玩,不太用功,从现在起,我想要好好读点书”,另一类说:“我从前就只 
知道读书,从现在起我要好好参加些社团,或者去郊游。” 
奇怪的是,两者都有轻微的追悔和遗憾。 
我于是想起一段三十多年前的旧事,那时流行一首电影插曲(大约是叫《渔光曲》 
吧),阿姨舅舅都热心播唱,我虽小,听到“月儿弯弯照九州”觉得是可以同意的,却 
对其中另一句大为疑惑。 
“舅舅,为什么要唱‘小妹妹青春水里流(或“丢”?不记得了)’呢?” 
“因为她是渔家女嘛,渔家女打鱼不能上学,当然就浪费青春啦!” 
我当时只知道自己心里立刻不服气起来,但因年纪太小,不会说理由,不知怎么吵, 
只好不说话,但心中那股不服倒也可怕,可以埋藏三十多年。 
等读中学听到“春色恼人”,又不死心的去问,春天这么好,为什么反而好到令人 
生恼,别人也答不上来,那讨厌的甚至眨眨狎邪的眼光,暗示春天给人的恼和”性”有 
关。但事情一定不是这样的,一定另有一个道理,那道理我隐约知道,却说不出来。 
更大以后,读《浮士德》,那些埋藏许久的问句都汇拢过来,我隐隐知道那里有番 
解释了。 
年老的浮士德,坐对满屋子自己做了一生的学问,在典籍册页的阴影中他乍乍瞥见 
窗外的四月,歌声传来,是庆祝复活节的喧哗队伍。那一霎间,他懊悔了,他觉得自己 
的一生都抛掷了,他以为只要再让他年轻一次,一切都会改观。中国元杂剧里老旦上场 
照例都要说一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说得淡然而确定,也不知看戏的人惊 
不惊动),而浮士德却以灵魂押注,换来第二度的少年以及因少年才“可能拥有的种种 
可能”。可怜的浮士德,学究天人,却不知道生命是一桩太好的东西,好到你无论选择 
什么方式度过,都像是一种浪费。 
生命有如一枚神话世界里的珍珠,出于砂砾,归于砂砾,晶光莹润的只是中间这一 
段短短的幻象啊!然而,使我们颠之倒之甘之苦之的不正是这短短的一段吗?珍珠和生 
命还有另一个类同之处,那就是你倾家荡产去买一粒珍珠是可以的,但反过来你要拿珍 
珠换衣换食却是荒廖的,就连镶成珠坠挂在美人胸前也是无奈的,无非使两者合作一场 
“慢动作的人老珠黄”罢了。珍珠只是它圆灿含彩的自己,你只能束手无策的看着它, 
你只能欢喜或喟然——因为你及时赶上了它出于砂砾且必然还原为砂砾之间的这一段灿 
然。 
而浮士德不知道——或者执意不知道,他要的是另一次“可能”,像一个不知是由 
于技术不好或是运气不好的赌徒,总以为只要再让他玩一盘,他准能翻本。三十多年前 
想跟舅舅辩的一句话我现在终于懂得该怎么说了,打渔的女子如果算是浪掷青春的话, 
挑柴的女子岂不也是吗?读书的名义虽好听,而令人眼目为之昏耗,脊骨为之佝偻,还 
不该算是青春的虚掷吗?此外,一场刻骨的爱情就不算烟云过眼吗?一番功名利禄就不 
算滚滚尘埃吗?不是啊,青春太好,好到你无论怎么过都觉浪掷,回头一看,都要生悔。 
“春色恼人”那句话现在也懂了,世上的事最不怕的应该就是“兵来有将可挡,水 
来以土能掩”,只要有对策就不怕对方出招。怕就怕在一个人正小小心心的和现实生活 
斗阵,打成平手之际,忽然阵外冒出一个叫宇宙大化的对手,他斜里杀出一记叫“春天” 
的绝招,身为人类的我们真是措手不及。对着排天倒海而来的桃红柳绿,对着蚀骨的花 
香,夺魂的阳光,生命的豪奢绝艳怎能不令我们张皇无措,当此之际,真是不做什么既 
要懊悔——做了什么也要懊悔。春色之叫人气恼跺脚,就是气在我们无招以对啊! 
回头来想我导师班上的学生,聪明颖悟,却不免一半为自己的用功后悔,一半为自 
己的爱玩后悔——只因太年轻啊,只因年轻啊,以为只要换一个方式,一切就扭转过来 
而无憾了。孩子们,不是啊,真的不是这样的!生命太完美,青春太完美,甚至连一场 
匆匆的春天都太完美,完美到像喜庆节日里一个孩子手上的气球,飞了会哭,破了会哭, 
就连一日日空瘪下去也是要令人哀哭的啊! 
所以,年轻的孩子,连这个简单的道理你难道也看不出来吗?生命是一个大债主, 
我们怎么混都是他的积欠户,既然如此,干脆宽下心来,来个“债多不愁”吧!既然青 
春是一场“无论做什么都觉是浪掷”的憾意,何不反过来想想,那么,也几乎等于“无 
论诚恳的做了什么都不必言悔”,因为你或读书或玩,或作战,或打渔,恰恰好就是另 
一个人叹气说他遗憾没做成的。 
——然而,是这样的吗?不是这样的吗?在生命的面前我可以大发职业病做一个把 
别人都看作孩子的教师吗?抑或我仍然只是一个大年轻的蒙童,一个不信不服欲有辩而 
又语焉不详的蒙童呢?

发表回复
功能维护升级中,维护完成完后将再次开放,非常抱歉给您学习造成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