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公开课 加入小组

965个成员 2994个话题 创建时间:2011-10-19

佛教和基督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对比

发表于 2011-10-19 21366 次查看

佛教

1. “了生死”的智慧

佛教"了生死"的智慧实起于佛祖的人生实践,是对人生实相的细密观察和深度洞悉之后创获出来的。实质是从“了生”开始,最后实现“了死”的目的。这一途径归结起来可以说成“四圣谛”即苦、集、灭、道。

“苦谛”可称为佛教所讲的终极关怀。“苦”包括生、老、病、死、忧、悲、怨、气、愤慨、烦恼、离别、打击、所求不得等等均也是苦。要从苦中解脱出来,怎么办?就要分析“苦”从何来?这就引出了“集”谛,也是终极真实之意,又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又称为“六根”)、触、受、爱、取(即执着)、有(存在)、生、老死,这彼此之间都还互通。最根本苦的原因,即是“无明”,缺乏光明、明智。无明产生妄行,所以,根本的苦即在与此:根本无明。知道苦因之后,怎么办?这就是第三个的“灭”谛,也就是根除、超越之意,窒灭自我一切的贪、嗔、痴,要消除“苦”因。由此产生了第四个“道”谛,将自我的一言一行都纳入佛法的轨范,静心息虑,观心禅定,也就是指如何解脱的进路、进程。

2. 六道轮回的学说

然而世人并不能真正的实现“了生”,如此又怎么办呢?佛法为众生提供的道路是“行善积德”、“慈悲为怀”,这可使人“死”之后的再生不至于太痛苦,这就是佛教“六道轮回”的学说。

佛教认为人死之后是在“六道”或“六趣”之中轮回往复不已。所谓“道”与“趣”,即人死后所走之路与所去之处。这去处包括:天、人、鬼、畜生、地狱、阿修罗。其中天、人、阿修罗三道为善业之果,故称“三善道”;另外三道是鬼、畜、地狱,是为恶业之果,故称“三恶道”。就这样,人们生生死死,生死相续,犹如车轮之旋转,永无止境,永不停息。

佛教所说的“六道轮回”,实际上提供给人的是死后两种截然不同且相互对立的生存状态。其实质是说明人的生命与死亡总是处于不断地流转之中。于是,又引出了“业力”的观念,说明人们此生的努力与生活的性质必影响到来生。这一理论的直接后果就是对人们此生此世的活动与追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 六个美妙的比喻

星云法师根据四圣谛,曾经中肯的用六种比喻来说明死。

第一个比喻,是“死如出狱”。因为从前生时,肉体绑住了灵魂,就好像监狱困住了人。所以,死亡就像灵魂去掉了肉体的束缚,如同出狱般,反而是好事,不必害怕、恐慌。

第二个比喻,是“死如再生”。因为死亡是另外一种开始,死之后有灵魂、有轮回,才能转世再生,等于进入生命另一种的第二春,所以不用太伤心。

第三个比喻,是“死如毕业”。如同一个学生,看学校的成绩如何,毕业后再转到其他领域发展。根据佛教,死亡如同看你这一生的功德、业绩,有多少功过,毕业之后再分发到好的或不好的工作地方。

第四个比喻,是“死如搬家”。因为生命从身体里搬出来,到更高远的心灵。如同从小房子搬到大房子,或从旧房子搬到新房子,不用太难过。

第五个比喻,是“死如换衣”。如同原来的衣服旧了、脏了、破了,重新再换一件新的衣服。根据佛教死亡称为“往生”,再换一个新的身体生命,因而也无需太悲哀。

第六个比喻,是“死如新陈代谢”。因为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如果没有死,就没有新生命的发展,所以就用平常心去看待,根据佛教,平常心就是“道”。[1][3]

4. 佛教对于安乐死的看法

根除了人的一切欲望与追求之后,就是“了生”。达到了寂静涅槃,即是“了死”。由消解“生”实现消解“死”,就是佛教死亡智慧的核心。

基督教

1. 对于死亡无畏的接受

我现在被浇奠, 我离世的时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 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

基督徒接受死亡几个世纪以来,以大无畏的精神接受死亡被看成一个标准基督徒的态度。圣·保罗自觉地选择去耶路撒冷,尽管他知道如此的决定将可能导致他的死亡,而他对这样的前景一点也不关心。经过几个世纪的迫害,愿意为信仰而死被认为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基督徒美德。这些例子与自杀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确实说明了一个事实,即:基督教传统并不把死亡看作不惜一切代价去避免的悲惨经历,事实上由于一些充足的理由而被合法地接受。从《圣经》的观点,也从主流的基督教传统的观点中可以得出,死亡并没有什么可恐惧的,当它在适当的时候来临时,它将被欢迎。

2. 生命在神手中

你们如今要知道:我,惟有我是神,在我以外并无别神。我使人死,我使人活;我损伤,我也医治,并无人能从我手中救出来。[3][5]

生命是否真正的掌握在神的手中?基督宗教不赞同用任何方式杀人或是自杀,主要原因是:上帝依其肖像创造了人,人的生命因此具有神圣性,与动物有所不同。因此,除了上帝,任何人无权剥夺人的生命。《圣经》中约伯有这样的叙述,约伯说:“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得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那么,选择死亡意味着对上帝的仁慈丧失信心吗?我们已经知道,禁止自杀并不是直接源于《圣经》的训诫,然而,它却与容忍和受苦的美德这样的传统神意假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认为自杀实际上就是最大的绝望。这一假设是:真正的基督徒的态度本身表明对上帝所希望的事情耐心接受。

3. 忍受痛苦是死亡必经之路

然而他知道我所行的路,他试炼我之后,我必如精金。

我们以锻炼品性和考验毅力的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逃避痛苦就是放弃痛苦提供的精神增长的机会。从而认为,痛苦应该作为人生总经历中的一部分而毫无怨言地加以接受,必须忍受而不能逃避。

根据《圣经》的叙述,亚当之子亚伯被其兄该隐杀死,乃是人类在世间的第一次死亡。 

但是,死亡在人世间是以什么方式出现的呢? 

“上帝创造的人是永恒的。他按照自身的本性创造了人”,但是,“由于魔鬼的嫉妒,死亡也降临了人间:一些注定是魔鬼命的人在尝试死亡的滋味”。身居天堂的头两个人亚当和夏娃,在偷吃禁果之前是长生不死的。上帝事先警告他们不要偷吃树上的禁果,说:“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们死。”然而他们违禁了,而且因为他们,上帝最后愤怒地对亚当说道:“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在《诗篇》第103篇中,我们能够读到:“你掩面,它们便惊惶;你收回它们的气,它们就死亡归于尘土。你发出你的灵,它们便受益;你使地面更换为新。” 

在《诗篇》和各预言书中,对死亡的理解是:“静谧”、“寂静”、“忘记之地”、“尘土”、“深渊”、“我被害流血,下到坑中,有什么益处呢?尘土岂能称赞你,传说你的诚实吗?”“因为在死地无人纪念你,在阴间有谁称谢你?”“你岂要行奇事给死人看吗?”“难道阴魂还能起来称赞你吗?岂能在坟墓里述说你的慈爱吗?岂能在灭亡中述说你的信实吗?你的奇事,岂能在幽暗里被知道吗?你的公义,岂能在忘记之地被知道吗?”“死人不能赞美耶和华,下到寂静中的也都不能。”“原来阴间不能称谢你,死亡不能颂扬你,下坑的人不能盼望你的诚实。” 

在这些引文中很突出地表现出《旧约》对于死亡的态度。先知者们对死亡的阐述,首先就是不再有任何行动的可能——甚至赞美神。不过复活的希望还是有的,对此,《以赛亚书》、《约伯记》,特别是《以西结书》都有叙述。但以理说:“睡在尘埃中的,必有多人复醒,其中有得永生的,有受羞辱永远被憎恶的。” 

但是对于基督教徒说,对死的理解并不纯粹局限于肉体的含义,局限于回归尘土。侈士大司祭尼基福的《东正教神学大百科辞典》(1891年版)写道:“死亡分肉体死亡和精神死亡两种含义。肉体死亡,指肉体失去了使它具有活力灵魂;而精神死亡,则指灵魂失去了以最高精神生活使其具有活力的神赐。灵魂也可能死亡,但它与肉体的死亡不同。肉体死亡时,要丧失感觉并且不复存在。而灵魂因罪孽死亡时,它丧失的是精神世界,是快乐和愉悦,但不会湮火,而仍存在于黑暗、悲哀和痛苦之中。由于我们祖先的罪孽,死亡来到了人世。所有人都是蒙罪的亚当的后代,他们自己也有罪。好似从污染的源泉自然流出污染的水流。从蒙罪并因此会死去的祖先那里,自然也会产生出蒙罪并会死去的后裔。” 

修士大司祭基普里安考虑了东正教对死亡认识的特征后,在《论为死亡者祈祷》一文中写道:“除开地狱的痛苦和威慑,死亡还有一件事使我们不安。那就是对我们死后的生活不甚清楚。在肉体死亡那一刻,灵魂并不会中断,灵魂既然存在到尘世生活的最后一刻,也会存在到最后审判。……在东正教中不存在死亡,因为死亡只是在现在的生与将来的死之间一道狭窄的界限,死亡只是灵魂与肉体的暂时分离。任何人都不会死亡,因为基督为大家复活了。基督那里有永恒,有永恒的安宁和上帝身边及溶于上帝的永恒的回忆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不是穆斯林天女纷飞的乐园,不是暗淡寂寞的涅盘境界,不是令人厌恶、枯燥乏味的重塑新身,而是天堂里的宁静寺院,是基督的天国永远光明的地方,是永远享用快乐之餐,是永久的弥撒,那天使的颂歌不是凡人的声音唱出来的,而是天使们自己在欢唱。” 

 ——以上摘自(俄罗斯)拉夫林《面对死亡》第二章片段 

 一些天主教徒将基督与佛教作了委婉的对比,如G·切斯特顿在《正统思想》一书中说:“我们越是高度评价佛的超脱,就越明白它与基督教拯救世界事业是对立的。基督徒是离开世界而进入宇宙,佛教徒则离开宇宙跑得比离开世界还要远。一个是回到上帝那里去,回到造物主那里去,另一个则是将自身消融掉。” 

从佛教、基督教以及所有的宗教对待死亡的观点来看,人类的现实世界是苦难的,堕落的,人们之出生在这个世界中,就是来受罪的。因为人们的任何生活都需要快乐,需要愉悦。然而现实世界却是残酷的,它需要人们自己动手才能获得衣物和食物,而自己动手则是很劳累的,是要遭受苦难的。所以,人们首先不择手段地来寻求物质生活愉快与舒适,在使身体感官都能舒适后,人们才来寻求精神生活。既然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苦难和烦恼,人们便把希望——快乐而愉悦的生活环境——放到来世、放到天堂、放到西方极乐世界中去。因为,舍此而外,没有其它方法。其实,佛教说的有一点很对:“当下成佛”、“当下即是佛土”,因为在我们这个现实社会中,我们是能寻求到快乐和愉悦的,只要遵循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原则,生活就是美好的。正因为我们会死去,所以我们这一段生活才精彩。如果永生不死,哪一段生活才精彩呢?想来都会活得很疲惫的。

圣经》中有大量的章节谈到在人享有健康和活力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这种情况下,考虑死亡的可能性是非常难以接受的。但是,当死亡在人生长途的最后时刻来临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对于处于逆境和失去力量以及对任何事都失去兴趣的人是多么地欢迎死亡的宣判啊,而对于相反的人,则失去了容忍力!”《圣经》说当一个人失去了理智,死亡是他最明智的选择,因为“白痴活着比死更遭糕”,同样地,面对末期疾病没有任何意义继续生活下去,因为“死亡好于悲惨的人生,永久的休息好于慢性疾病。”我的观点是明确的,即:现代基督徒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应该被允许选择并实施安乐死。只要这样的态度再一次普遍化,与医学科学的徒劳无功和辛苦的努力阻挡必然性相联系的当前大多数痛苦就将被避免。

 二者之间的比较

将二者之间进行比较的意义在于,佛教与基督教的智慧是一种解脱的智慧。为我们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其教义是千百年的智慧宝库,尤其是关乎生死的问题。

在中国我们的思想不同程度的受到了佛教与基督教的影响,从古代的三教合流,到近代的基督教的传入及汉语基督教文化圈的形成。都可以找出大量的理论依据,另外无论是中医还是近代传入我国的西医都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宗教的人文关怀。

从二者的教义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死亡的论述都具有现世的实在意义。虽然,佛教的论述更加的缜密,但是基督教对于死亡的论述也同样具有普遍的意义。二者为安乐死这种死亡样态的变化提供了死亡观的基础,赋予了安乐死更加多的人文意义,不仅仅是从技术以及俗世的观点出发,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握安乐死现象背后的问题。

是“救赎”还是“涅槃”

涅槃寓于生死,绝对寓于相对,拯救寓于今生今世。

不容许真正的真实者堕入虚无,并从激情、无能和缺陷之中救赎一切迷失于错误、或无序、或无力于获得自己合宜的品德的事物。

(一) 何为“救赎”、“涅槃”

涅槃是梵语,汉译寂灭的意思。指人通过修行摆脱了烦恼之后,生命了进入一种清净无染的状态,安静而无躁动不安,即为涅槃。

涅槃是佛教最高的理想,因此列为三法印之一,称为“涅槃寂静”。涅槃就是我们自己清净的本性,是真实的自我,是宇宙之源、万法之本。

求证涅槃,就是要找回清净的自性,能够证悟涅槃,就能泯除人我关系的对立,超越时空的障碍,不被烦恼、痛苦、人我、是非、差别等种种无明所束缚而流转生死。所以,涅槃是超越生死的悟界,能进入涅槃,就是人生的解脱。

救赎是基督教神学中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在论述“道成肉身”和“十字架上的死亡”之后指出耶稣的死是在为我们赎罪,因为人通过罪扰乱了上帝正义和理性的世界秩序,应该责罚。为了赎罪耶稣基督作为上帝之子变成了人,而后又以他的自我牺牲为全人类赎罪。救赎补足遗失者并宽恕了疏忘者,因此这种伟大的救赎成为了所有基督徒的一种信仰,并且渗入到其对死亡的认识中。

(二)生命何以抗拒死亡?

如今有一种比艾滋病更易传染、更致命的疾病,那就是否定生命。

人只有在死亡来临的时候才能唤起他最真诚的宗教情感,基督的救赎与佛陀的涅槃都是基于这一点而进行阐释的。如果说宗教最迷人的地方在哪里,那么就是存在于对死亡的认识与解释之中。

虔诚的宗教信徒,如得道高僧,信仰坚定的基督徒、天主教徒面对死亡可以保持相当坦然态度的原因,而许多完全沉迷于现实者临死前却很不安。这是因为人之现世生活本身皆属实物的经验的世界,而死亡及死后的世界则属于非实物的超验的世界,对此我们亦必须有超验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与之相对应,否则我们难以解决死亡的诸有关的问题。

关注死亡就是关注人自身的生存,也就是关注人的生命。死亡因为生命的操作而被赋予了价值,生命因为死亡而更加丰富多彩。生命正是在这种统一性之中默默的抗拒着死亡。

8回复
发表回复
功能维护升级中,维护完成完后将再次开放,非常抱歉给您学习造成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