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音乐——我爱写歌 加入小组

96个成员 1327个话题 创建时间:2014-06-20

王力宏谈编曲创作

发表于 2014-07-29 6043 次查看
前言
一直以来听王力宏的歌比较少,但国内制作圈基本有个共识:王力宏近两张专辑的制作水平是华人圈里最顶级的。采访之前对他还有个误解,以为他只是个全能的艺人,采访前两天了解到他近两张专辑的制作人都是他自己。直到采访前两小时,还觉得这个“制作人”的名号只是挂名,两小时下来,对其音乐理念、功底、MIDI与音频技巧都心服口服。确实是一个负责、细心并独特的制作人,因此下文我都尊称其为“力宏老师”。

 

之前已经采访过多位制作人,始终感到有“代沟”,比如采访NBC的混音师Gary时,近60岁的他表示难以想象怎能用鼠标做Automation,必须得有控制器或控制台;采访张亚东时,近40岁的亚东老师表示几乎不用LOOP与软音源。因此采访变成一个自上而下的介绍,我只是一个虚心的学生听众,而且有点自卑(没钱买Analog硬件:'(2 )。

而力宏老师则明显有区别,这位伯克利音乐学院的音乐硕士会使用鼠标做Automation,他精通大量软音源(大家都熟悉的音源),硬件反而用得少,因此采访过程变得互动起来,软件方面交流了很多,也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很多独门绝技甚至是歪门邪道。

感谢力宏老师的时间与丰盛的烤鸭,这里将采访摘录如下

力宏老师的编曲习惯

飞:力宏老师什么时候开始做电脑音乐?
宏:上学时用Performer,那时还没有Digital Performer,98年开始用Pro Tools和888/24接口。

飞:98年刚从伯克利毕业吗?
宏:对

飞:学校有教电脑音乐吗?
宏:学校教Finale,一个打谱软件,因为我是学古典音乐的,之前都比较少用MIDI,只是用电脑来写谱。后来就开始用Performer,再后来就是Pro Tools。现在我基本上都用Pro Tools和Logic,还有Reason。

飞:Logic 编完了用Pro Tools 混音?
宏:其实Audio Tracking还是用Pro Tools,然后MIDI用Logic。Logic 的MIDI功能还是比Pro Tools 强,而Pro Tools的Audio非常方便。而且这次的新版本还有个Elastic Time。

飞:我们之前采访的亚东老师常宽老师都表示没用过这个功能。
宏:我会用,像昨天我在写一首新歌,我先清唱,因为有了灵感马上就要记录下来,搞不好这个Vocal 就可以用,不要有编曲,也没有BPM,什么都没有。大概心里数一下拍子,没有任何乐器。然后觉得这个唱的味道不错,如果有误差,可以唱完再想BPM这些,但是唱的时候不能想任何东西。BPM确定好之后又一个Grid,就大概可以对拍了,Elastic Time在这里非常方便。

飞:那你的编曲步骤一般都是这样,先有唱,然后再添其他乐器?
宏:对,当歌曲还不确定时,我不喜欢浪费时间编曲,先搞掂歌曲的旋律与架构。我习惯是越简单越好,等歌的架构好了再开始编曲。

飞:你的编曲习惯跟很多人不同,可能很多人会从吉他或者钢琴编起。
宏:其实都可以,看什么样的歌。不过我喜欢先有歌,当主唱在电脑上显示出来后,我才会把第一个音符写出来。

飞:那流程就是先用PT录唱,然后导出到Logic编曲,在导回PT混音?
宏:对,唱好Demo之后,有时这个Demo就可以用于最终出版,然后Bounce这一轨Vocal 到Logic,然后开始做编曲,完了再Bounce到Pro Tools里面。由于PT里面是对好Grid的,然后我就可以再唱一些。
 

对编曲的看法

飞:编曲是全部由你自己负责吗?
宏:对

飞:工作量岂不很大?
宏:很大

飞:最近两张专辑连录音都是你自己。
宏:对,在我自己的Homeboy Music Studio,不过棚子的定义可能不同,因为HomeBoy Music Studio十年前可能只是个衣橱,现在有隔音,Room in a room。

飞:你决定自己负责全部制作的话是由于。。要求太高?别人不可以准确理解你?自己的效率高?
宏:我跟亚东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我去他家看他怎么工作,就觉得,哎,这个还真像我的工作方式。不过我觉得亚东比较好玩的是——他编曲基本上只用Pro Tools

飞:亚东老师Analog的设备多,直接用音频来编曲,MIDI其实少用。
宏:对。

飞:那你的MIDI成分多吗?
宏:大部分是MIDI,除了吉他,吉他都实录。

飞:吉他还是“做”不出来,那弦乐声部呢?提琴?
宏:也是实录,或者半真半假,混杂在一起。像我的弦乐基本上是Vienna,还有VSL其他弦乐,这些都是很好的软体,但如果你要把它弄得像真的一样...

飞:是不可能的
宏:也可能,但是要花很多时间,花很~~~~(延音)多~~~~时间

飞:其他声部爱用什么软音源?
宏:像我的鼓,都是用键盘打出来的,最近有一个软体叫做Superior Drumer,2.0,Toontrack出的。

飞:他们还有个EZDrummer
宏:对,不过Superior Drumer还可以用其他音色,可以用BFD的,用Drumkit From Hell 的,可以用EZdrummer的,另外家里还有一套真鼓。也有真打。

飞:对了你用什么控制器?
宏:我没有这种东西。

飞:难道用鼠标做Automation?
宏:鼠标?滑鼠吗?对。

飞:(汗,台湾叫滑鼠)我昨天采访NBC的混音老爷爷他就表示难以想象怎么用鼠标来混音,必须用手
宏:我觉得还是看你的个人习惯。

飞:从你的编曲习惯来看是比较偏向于年轻一代的。(发现自己说错话了,力宏老师只比飞飞大6岁)
宏:其实我还有个MPC,MPC4000,不过现在基本都改为Logic了,因为有很多优秀的插件,比如最近有一个钢琴,叫PianoTEQ。

飞:哦!那个超小的钢琴!安装文件才15M!
宏:PianoTEQ很好玩,很好玩。叫做第四代物理建模。

飞:记得第三代物理建模的TruePianos安装文件还50M。
宏:对的(笑)。

飞:挺难以置信的,没想到您会使用到这么多软音源,与我们平时用的都差不多。
宏:没想到吧(笑),还有Spectrasonics那三大件也很不错。Automosphere、Trilogy、RMX。不过现在它们跟Intel-Mac有些不兼容。

飞:记得上次采访亚东时。。其实感觉他是上一代的制作人,虽然看起来很年轻,但聊的时候完全没有共同语言,他还有点看不起软的东西。
宏:哦,是不一样~ 

飞:对了力宏老师你的新专辑什么时候出来。
宏:还在做,名字还没定,不过快了,今年冬天之前吧。


(烤鸭时间。。。)
 

《One World One Dream》的制作

飞:可以谈谈你家的硬件吗?
宏:有好几支mic,M149,SONY C800G,Manley Reference,然后HD|3、Apogee Rosetta800,另外旅途中会用到Mbox2。

飞:琴和吉他呢?
宏:很多,光吉他就14把。

飞:有没有特别喜欢的吉他,录音时爱用哪一把?
宏:每把琴音色都不一样,看你要做什么音乐了。像fender,它的Cleantone就很好听,就像Eric Clapton那种声音,如果要做重的音乐、电的,要High-Distortion的就用Gibson。

飞:效果器插件有特别喜欢的吗?
宏:插件?

飞:(汗...)就是Plug-in...台湾叫什么?
宏:就叫Plug-in...EQ会用SONY Oxford,压缩就用ProTools自带的Compressor,很好用。

飞:能谈谈这次奥运歌曲《One World One Dream》的制作吗?
宏:首先是张艺谋导演找到我,跟我谈了一下他对奥运的愿景。

飞:是他主动找你邀歌?
宏:对,然后说要有英文,有中文,有爱、有和平、还有...梦想。还跟我讲了开幕式闭幕式他要怎么做。具体做的时候,张艺谋导演想马上要一个Demo,我就先弹一段钢琴,那天我在香港,租了一个棚录了一个88.2的Demo。我所有音乐都做88.2/24bit,因为最终还是到44.1,我觉得48或者96变成44.1不是一个很漂亮的数学运算。以前我做的很多44.1自我感觉都不错,而且Logic又跑得快,最终到Mix的时候,我好几张44.1的专辑,如《心中的日月》拿去美国mix的时候,发现他们混音师也是用44.1,就那个Mick Guzuaski,大师。他也都用SONY Oxford。
 

作为制作人的经验

飞:力宏老师在做制作人的时候一般具体都做什么?
宏:什么都做,不过歌的部分最重要,歌好你甚至可以随便编。

飞:混音呢?
宏:有几首是我自己混的,不过混音我觉得还是要跟别人合作,但是你一定要在场。我最近有几首混音交给One World Studio做,混音师在纽约,我在台湾,然后在线沟通,结果发现都不满意。所以一定要在现场。

飞:我还有一个个人问题,你一个人做这么多事情,会不会感到累,或者烦?或者说,一个人的音乐思维始终是有局限的,怎么突破自己?
宏:有时候确实是会很走火入魔,比如一首歌,我有时会编十个不同版本,比如BPM,这个版本我132,另一个版本131,这个版本128,然后我给不同的版本唱不同的人声,不停地重唱。

飞:编曲的局限怎么突破,比如吉他可能有人比你弹得好。
宏:弹得好不一定弹得合适,你也不可能每首歌都找Eric Clapton来弹,有些人弹得可能很简单,但是很有味道。其实有些编曲我也和别人合作,让我的编曲更商业化一点。但我还是喜欢一些新的东西,比如我要去采风,把少数民族的东西放进去,这就不可能交给别人去做,像这次要出的新专辑,有些突破没有人做过,没有参考,我就是要做这样子的东西。

我还有一个原则,就是东西越简单越好,不是说编曲,我是说,你要很主观,也要很客观。我在做艺人的时候就要很主观,我做制作人的时候就应该很客观。有时候你要听Mix其实也可以放到手机或者mp3上面听,让这件事情变简单。像我的Demo,别花太多时间去做一个Demo,因为还要重做,然后你可以将Demo放到你的手机或Laptop上听。有时要用一些“烂”的东西,不要听太进去,我很喜欢把歌放到手机里,这样你就可以听到——这首歌本身。你就不会再去关注这个小鼓音色爽不爽,那个底鼓爽不爽。你可以听到歌本身。太细的东西,比如人声少了一个分贝,这些应该放到最后来调。

我以前花过太多的时间了,像我以前用Pro Tools,用很多Plug-in,什么都加,我浪费很多时间让自己爽,比如在配唱阶段,还没到混音阶段,我唱了一遍觉得这个take可以,然后用Plugin调调调调调调...就这样玩插件玩了两三个小时,其实这句根本就是要重唱的,只是玩上瘾了。

现在用Pro Tools,我的插件只有Autotune,然后一个Pro Tools自带的Compressor,还有Oxford那个EQ,如果要用Delay和混响,还是用Pro Tools自带的D-verb和Medium Delay。我不会花很多时间来玩Plugin,我要让我的歌曲在没有任何插件的情况下就很好听,然后到混音时可以玩玩Plugin。

谈中西方音乐的融合

飞:还有个个人的问题,你的歌里出现了大量的音乐元素,如何做到把中西方的元素融合在一起?
宏:要找一个切入点,或者一个角度。

飞:其他人做不出来是什么原因?文化背景还是技术问题?
宏:我跟亚东聊过这个话题,他说很多人做得不伦不类,那怎么让元素更融合一点呢?比如我这次有一首新歌——摇滚加琵琶,然后我回去听The Who,英国一个古典摇滚乐团,他们有一系列的歌,之后我得出一个架构,我对歌曲的架构花了很多时间研究。比如The Who两首歌《Magic Bus》和《My Generation》副歌都很特别,有点对唱的意思, 然后我利用这个切入点,在“对唱”的位置上插入琵琶,这样琵琶的存在很明显,而且很重要。其他方面,作为摇滚风格,你还是要给他加入摇滚迷熟悉的三大件,其实本来这个空间已经很满了,所以一定要在架构上给它找一个位置。否则很容易不伦不类。

飞:可能说唱风格就比较好融合?
宏:不一样,或者说每种风格都有一个切入点,再比如,我听很多京剧,他们有一个很特别的元素——渐快,这就是它的特色,对于我来讲这个元素很重要。大家可能觉得京剧必须要有一个渐快。另一方面,流行音乐中你很少见到这种方式的渐快,通常都是一个固定的BPM,因此如果你要把“渐快”与“说唱”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我的《在梅边》这首歌,越来越快越来越快...这就是一个切入点。

飞:《在梅边》难度这么高的歌可能传唱不起来~
宏:(笑)又不是做卡拉OK,可能我每张专辑会有两首卡拉OK歌来吸引大家,我希望我会有一些新的,有些挑战性的东西。
 

对初学者的建议

飞:最后一个问题,对初学者有什么建议?
宏:我很羡慕你们。记得十年前,我开始做编曲时,我没有鼓,在《唯一》那张专辑里,我的大鼓是用一个厚纸板来敲的,然后录下来,调EQ,结果还蛮好听的。然后找小鼓,在不同位置敲敲敲,又用mic找了很多位置才录好。Anywhere,现在的初学者有太多音色用了,太方便了。

飞:所以初学者都很迷茫用什么音色,不停地换音色和软件。
宏:我觉得是...不要太注重技巧,科技一直都是在升级的,如果要跟上这个潮流,是很耗精力的。你还是要有一首好歌。尽管你现在有很多高科技的东西,但不要忽略了一些“低科技”的东西,比如手机我就觉得真的可以帮到你,很多时候我用一把吉他唱Demo,直接就录到手机,然后不断听。也不要忽略烂喇叭,要把它变得生活化。

 
(甜点时间。。)

宏:对了,你用Pro Tools 做MIDI 那你怎么用Trilogy?
飞:(汗...)有一个软件叫VST to RTAS Adapter,BFD那个公司出的,可以将VST专成RTAS...而且挺稳定...  
(我居然还回答了一个技术问题...汗...)

发表回复
功能维护升级中,维护完成完后将再次开放,非常抱歉给您学习造成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