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日期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又被称为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等,2009年9月30日,端午节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众多说法,但流传最广的是纪念屈原说。屈原是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创立了“楚辞”这一文体,他的代表作有《离骚》、《九章》、《九歌》等。他是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因此也被称为屈原大夫。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来遭受排挤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屈原在长沙附近汨罗江怀石自杀殉国。相传他自杀的那天就是五月初五。
端午节的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又称“角黍”)、系“辟兵缯”、戴香包、挂艾虎、门前插菖蒲、给儿童画额、喝雄黄酒等等,这其中有几项与屈原有关。相传屈原投江之后,人们担心汨罗江中的鱼虾会损坏屈原的尸身,以竹筒或粽叶包裹糯米煮熟投入江中供鱼虾食用。因为投喂粽子时会划船,后来又发展出赛龙舟的习俗。也有一种说法是划船是为了打捞屈原的尸身。
《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曰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曰,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士人悉临水而观之。…… 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仲夏茧始出,妇人染练,咸有作务。日月星辰鸟兽之状。文绣镂,贡献所尊。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丝,一名朱索,名拟甚多。”这里提到的习俗是佩戴长命缕,以五色丝绳结成索,挂在门上、床帐、摇篮等处,或者佩戴在儿童身上,古人相信可以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端午到来,进入夏季,天气燥热,瘟疫容易流行,因此在端午还有佩戴香包的习俗,内装白芷、川芎、芩草、排草等香料,佩在胸前,用于驱虫防病。此时,蛇虫的出现也变得频繁,雄黄有驱蛇之效,所以端午还有饮用雄黄酒的习俗。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就是在误饮雄黄酒之后现出了蛇形。此外,有些地方还有用雄黄涂抹儿童额头的习俗。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额及鼻耳间,以避毒物。” 艾草、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沐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草要在鸡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还将艾草扎成虎形,再粘贴艾叶于其上。艾叶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们和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欧阳修有一首《渔家傲》描写了端午的习俗:“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