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人问我画画怎么练啊,好吧,考虑到来我博客的大都是初学者,对于这些祖国的花朵,也许我也能尽一份绵薄之力。我这里没啥诀窍,只有笨方法,不过也愿意与人分享分享。好久没写长篇大论了,提前说一下这篇文章看起来估计很伤脑细胞,高手可当笑话看,没闲心的别看,想研究的分段看,想批判的更应该仔细看。
关于风格
有人会说这个风格我喜欢,笔触细腻轻盈,又有人会说这个风格我喜欢,质感厚重饱满。或者也有人今天喜欢笔触细腻,明天又喜欢质感饱满了。追风格就像追潮流,飘忽不定。有个学音乐的告诉我,你的风格就是你的弱点,就像阿杜那种破锣嗓子,当他流行的时候就预示着快过气了,结果事实就如此了。其实对于绘画者来说,我们更应该在乎的应该是怎样在画里融入更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说氛围处理,疏密关系,设计感等等。到了一定程度,自会形成风格。内容丰富的风格才是长久的。
画画主要两件事,塑造体积,搭配色彩。一开始我们会因为技术不过关却想达到某种效果于是采用各种技巧,比如叠材质叠素材,调色,变形,各种ps工具。有些人因为太依赖这些技巧,于是水平一直止步不前,有些人始终不忘基础,于是缓缓前进。直到当你突破那道坎后就只剩下体积和色彩两件事了。所以现在画画就少了很多花哨的技巧,有的就是硬干。一个笔刷,一两个图层从头到位。所以关于画画,技巧什么的没啥能讲的,但除了技巧还有很多是值得讲的。
多年的工作遗留下一个习惯,就是截过程稿。正好最近画了一张,就顺便拿来说说事吧。
画图之前有个构思,只要你平时画画的时候有动用你的空间思维,慢慢的到了一定层次,画画之前脑子里可以构建出这张图画完的样子,它的光影,他的色彩,甚至他的细节。画这个图之前我只能说脑子里的成像要比以前清晰一些,希望以后会练到越来越清晰。黑白稿谁都会画吧,说白了又是基本功。这可能牵涉到一个人体结构的问题,也许你以为我是看了上百个G的咪咪和屁股终于练成了眼中有码心中五码的境界,其实不然啦,当初也是老老实实看的解剖书。看了很多,但只有一本是对我有用的,那就是这本。
练习的关隘就是记住每一块肌肉骨骼的名字。然后一边背出每一个名字,一边背着画出来。这么傻啦吧唧的搞了两个来月,只能说大概记住了,画得还是挺丑的,慢慢熟练那就是后来的事了。
关键部分的体积空间信息表达得差不多了就可以铺色了。用的是图层属性的“颜色”。有人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黑白稿画完了开始叠色,可是越叠越难看,怎么也叠不出想要的效果,其实他不知道这是黑白稿没画准确,却在叠色上边瞎花功夫。好看的效果是需要黑白稿和色彩关系都正确的时候才有的。正常的说当黑白关系准确后开始叠色只有越来越好看,没有越来越难看的道理。
画到这里两人的手有三次改动
左边这张帅哥摸着美女的莲藕臂,蹭啊蹭的,你妹的心里在想啥呢,感觉有点色眯眯的,所以我又改 了一稿,没错,第二张这个爪子是朕的,献身于我的事业也不是第一次了。我随手找了个盒子来对着镜子照了一张,好没说的打开一看,里边竟是我和我老婆的结婚戒指。这么宝贵的东西这女人怎么随便塞呢。另外这么骚气的盒子如果要往下画肯定要改的。但是帅哥拿着个这么物质的东西给美女看,接下来估计要说,来做我小三儿吧。这也太低俗了点。好,于是我又改,右边这个动作是当年我和我老婆走街上常用的动作,当时一无所有,就只有感情(哈哈,扯远了),不过画起来还是蛮带劲的。
为什么我会在这里特别的提出关于男人手的三次改动。下边是理由。
通过长期的画画和让别人看画我发现一个现象。我们会花很多功夫去画衣服褶子啊,花纹啊,背后的山啊流水树叶啊这些很有技术含量的地方,但对于看官来说,如果没有这些,他们会觉得画面低了好几个档次,画没啥看头。如果有了这些高技术含量的东西看官却会选择无视,他们会去注意那些也许是你随意摆了几笔的花瓣,也许是美女脸上的一滴泪水,也许是男人手里拿的一支金钗。对于这种心理,我不是专家,所以不解释 。但我想说的是,对于你要画的一张插画,我们在画之前会很兴奋的想我要用什么样的华丽技法,我要攻克什么样的技术难关,这些让画面上档次的东西固然是要讲求的,但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意境”,或者说叫趣味。什么是意境,也许就是你不费吹灰之力点的一滴泪水,也许就是几笔就出来的男人手里的金钗。要搞懂这个意境,还真得看个人的造化,能搞懂的同学我说到这里应该都懂了吧,搞不懂的同学不要气馁,不要从绘画入手,多去思考你的生活,你的世界,感人的,震撼的,有趣的等等一切你感兴趣的东西。多思考自然就会有收获。
我还有一个亲身体会,关于意境和画功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比方来说明。就是衣服折子花纹流水树叶这些带技术含量的东西是肥沃的土壤,花瓣泪水金钗这些烘托意境的简单玩意是种子,有了肥沃的土壤,意境这颗种子才能发芽。没有手上功夫别去想意境,因为这是我以前犯的错误。当初满脑子想法,因为水平有限,画了很多东西给别人看,别人却说你的画里边少了感觉,或者说看你的画就像看超女选秀,容易起鸡皮疙瘩,现在水平提上去了,却被工作折磨得麻木,稍微有点想法马上画出来,别人说画面好有感觉。不好意思的说其实现在画的好些东西是很多年前的想法。
关于画面反转
以前前辈们常告诫我们,要记得时不时反转一下,这样就能看到你的画面正着的时候看不到的问题。于是我们常来回反转着画,最后画出了正反看着都很顺眼的图。这个方法一开始对我们的帮助是很大的。反过来确实会猛然间看到结构体积的不正确。作为初级选手,我们如果无条件的相信权威进步是会很大的,但我们也有质疑权威的权力。于是我找了张照片来反转,照出来的结构总没错吧,可结果是也觉得别扭。然后我又找了无数张照片来反转,也只有少数的照片正反都看得顺眼。这就说明反过来看看不顺眼不只是因为结构不对。过了很久,请教了很多前辈,后来才知道,其中还涉及到一个问题——线条的穿插。这里说的线条不是一根根的黑线,而是画面里点线面构成的整体走向。
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画面构成因素。我们的左脑和右脑功能是不一样的,两只眼睛也分别归两个半脑管辖。。。这也是一个很高端的问题,不好解释,但因为这个最终导致大多数人们习惯看线条大都往左偏或者往右偏的图,而我们的图是要给所有人看的,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所以让画面左右都保持平衡才是最佳选择,这样的图才会让人感觉舒适与平稳。
有人喜欢来回反转着画,翻来覆去的画,我还见过一个前辈喜欢转着圆圈的画。具体哪个方法好我也说不准,每种方法我都见过高人。这只是你通往高手之路的一个技巧,怎么用看个人喜欢。我个人还是喜欢先不反转,严谨的考究每块结构和每块线条穿插。因为如果你画得够认真,体积和线条够考究,画完了再反转,你会惊奇的发现是一样的顺眼。只是这样相对的累一点,不过我就喜欢这种笨办法,有一种受力的感觉。而且反转的时候会一定程度破坏你原来的感觉,这不是我所喜欢的。
这时也许还有人要问,看官又不反转了看,你干嘛要把反转的样子画得那么顺眼。好吧,总结一下,反转的好处是1.能让你很快看到画里边不正确的地方。2.能让画面有一种平衡感,稳定感。
为了让各位小盆友看得明白些,我画了些线条穿插的示意,只标注线条最明显的地方,不像大多数教材那样一条线拉到底,让人搞不清楚真正的线条在哪里。
翻转后我改动了一些体积关系和增加了一些改变画面线条的物件
关于画脸的问题。
很多人看别人的脸一看就能说出好不好看,哪里画的怪异了,一旦到自己画的脸的时候就分不清楚了,画了个巨丑的脸自己感觉挺好看的这种事也是常有的。一个字你盯着他看半来小时你都会觉得它不像那个字了,何况一张脸你盯着画了一天。怎样突破这个僵局我这儿倒有个方法,也是笨方法啦。当初我也是画脸巨丑,后来做研发的时候要为3D做脸的贴图,于是就画了一堆这样的头,
严格按照三庭五眼,眼角对鼻翼,瞳孔对嘴角、眉心为头中心。。。。等等等等的比例规则做了很复杂的比例线画了无数个,一开始五官的位置总是和比例线对不上,慢慢的能对上比例线了,画到最后不用比例线也能画准了。后来就神奇的发现,那个脸怎么画怎么有感觉。其实后来才知道,只要比例正常,这个脸自然会出现一种感觉。再后来画多了,夸张哪一块会出现什么感觉也都慢慢熟悉了。简单来说画脸就是从无法控制的比例不正常,到比例正常,到有意识的夸张的这么一个过程。当然,中途临摹头像是必要的,让你知道真实的眼睛鼻子嘴是怎么长的。
关于收尾
最后,关于一张插图,要是不赶的话,快完的时候,我会隔一两天后再来收尾。因为一张图盯着看了几天难免有些麻木。换换脑子后再来收尾更容易突然想到加点出彩的东西。于是我提亮了溪水,加了有光影的波纹。
最后补充一点,工作中我们往往会被上司或者客户各种操蛋的修改意见或者反馈逼得想自杀或者杀人,面对这样的情况有些朋友就会致力于怎样骂这些龟孙子才比较过瘾。除此之外,也就只能等待下一次的无理意见。然后就是无尽的怨气,很快就干不下去走人了。其实经过实践证明当你致力于制作画里边美妙的部分,做到足够吸引人,观众在看时候就会忽略你做得不足的部分。 就像有些人找女朋友前会列出千条标准,猛然间看到心动的姑娘就变得没有标准。所以,对于你的客户或者上司,你要做的只是打动他,然后剩下的就只有他顾于面子给提出的小修改了。
能看到这里的应该都是好学的有为青年了,小伙子不错的。看看时间,尼玛早上3点,深更半夜还没睡,叮铃哐啷敲键盘。你们得感谢我老婆,因为周末晚上本打算嗨皮狂欢,结果老婆回家就睡着了,哥子长夜寂寞无聊却又倍儿精神,回想总有帮小兔崽子来问我这问我那的,干脆我就写篇复杂点的文章,够你消化个十天半个月的了吧。